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長篇通訊】塞罕壩,京城綠色屏障的前世今生

2017-08-04 11:22:28|來源:新華網|編輯:谷士欣

  【長篇通訊】

  塞罕壩,京城綠色屏障的前世今生

  郭香玉

  塞罕壩人一生的履歷,就是“塞—罕—壩”三個字。

  歷史上,塞罕壩曾是一片綠洲,是皇家獵苑。後來,開墾伐木,逐漸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荒漠,黃沙蕩蕩,看不到盡頭。

  55年,兩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堅守——

  塞罕壩,從一棵樹到百萬畝林海,從荒漠變綠洲。

  他們——塞罕壩人,用激情和生命,澆築了京城綠色屏障……

  ——題記

  前世:皇家的後花園

  ——塞罕壩,蒙語,意為“美麗的高嶺”,曾是皇家的後花園。

  遼金時期,塞罕壩是綠洲一片,號稱“千里松林”。森林茂密,鳥獸繁多。水草肥美,花香怡人,呈一片祥和之氣。

  西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遊牧地,並在此設立“木蘭圍場”,作為哨鹿狩獵之地。箭鏃所指,威儀四海。

  原始森林氣候涼爽,清幽雅靜、情致醉人,是閒遊、靜修之所。於是,自然也成了清帝避暑的風水寶地。據歷史記載,自康熙二十年到嘉慶二十五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共舉行木蘭秋獮105次。後來,在烏蘭布通之戰勝利結束後,康熙曾登臨亮兵臺,檢閱得勝凱旋的清軍將士。

  

  塞罕壩建場前的荒原

  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勝境不復存在。

  塞罕壩地處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而渾善達克沙地與北京的直線距離只有180公里。渾善達克沙地的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北京的海拔43.71米,緊鄰的渾善達克、巴丹吉林等沙地沙漠繼續南侵,像兩頭餓獅,直犯京城。

  “如果這個離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那就是站在屋頂上向院裏揚沙。”作家李春雷曾這樣描述過。

  國家氣象資料表明:上世紀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塵天數56.2天。塞罕壩此時已是"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草木不見,黃沙瀰漫,風起沙涌,肆虐地撲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北京城。

  建國初期,塞罕壩一帶已經徹底荒漠化。這片昔日有“千里松林”之稱的美麗高嶺,已蕩然無存,著實成了看不到盡頭的一片荒原。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