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中科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將沙漠逐漸變為綠洲

2017-08-04 09:05:3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花棒——用於治沙防沙的灌木樹種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榮寰、殷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的沙坡頭位於騰格裏沙漠東南緣。大多數國人對這裡並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沙坡頭曾經轟動了整個世界。這裡誕生了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跡——“麥草方格”固沙法。它結束了長久以來“沙逼人退”的局面,成功遏制住了沙漠化,將沙漠逐漸變為綠洲。發明這種固沙法的就是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的工作者們。

  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始建於1955年,是中國科學院最早建立的長期野外綜合觀察研究站。建國初期,黨中央從發展大西北的戰略出發,提出修築包蘭鐵路。在鐵道部、林業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號召下,以及中衛縣人民政府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包括兩部一院的各路科研和建設大軍在沙坡頭這個小而古老的黃河渡口附近安營紮寨,打響了沙漠築路與防沙治沙的攻堅戰,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為了確保包蘭鐵路沙漠地段的暢通無阻,1956年中國科學院與有關單位通力合作,在這一區域建立了“以固為主、固阻結合”的植被固沙防護體系。人工植被建立50多年後,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

  沙坡頭站于1990年成為中國科學院開放研究站,1992年成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站,2006年正式成為科技部“寧夏沙坡頭沙漠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自2005年以來連續成為第二批、第三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它也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開發計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實驗室和“人與生物圈”等國際組織和機構的研究站點,國際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訓中心的培訓基地。

  

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為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建站五十週年的題字

  

騰格裏沙漠一角

  

工作人員向記者們講解麥草方格

  

竺可楨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沙坡頭站的建設和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上世紀70年代與今日沙坡頭對比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