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機制未來更美好
數月前,在一次金磚國家智庫研討會上,筆者談到,金磚五國雖在文化歷史、經濟增速、社會傳統等方面有所差異,但均屬新興經濟體,各有所長,對全球諸多問題有相同關切,只要互學互鑒、相互幫襯,定能協同崛起,更好地惠及各個國家。那次研討會上,金磚國家學者認為,換一個角度看,金磚機制的獨特魅力與潛力更加明顯。比較金磚機制與七國集團機制(G7),就會發現前者擁有更美好未來。
從代表性和成長性看,G7多集中在北大西洋兩岸,沒有全球代表性,不了解新興經濟體訴求,也面臨對全球治理貢獻度下降的頹勢。從經濟比重和貢獻率看,2016年金磚國家佔全球經濟比重超過30%,貢獻率接近60%,遠大於G7。
作為一個沒有西方發達國家參與的全球多邊合作機制,金磚國家機制正把過去在全球治理平臺上幾乎“失聲”的發展中國家,從邊緣帶拉回中心區。從立場看,以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堅持獨立自主,主張不干涉他國內政,尋求和平發展,支持聯合國繼續發揮中心地位和作用,呼籲更公平與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等。從世界歷史上看,金磚國家的“集體崛起”正在走出一條有別於西方諸國崛起方式的新道路與新理念。這本身就是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
從發展態勢看,G7集團1976年成立,至今40餘年,美國與其他六國的矛盾從未停歇過。尤其是近年來,“黑天鵝事件”頻發,美歐同盟面臨崩盤窘境,早年立下的工業國協調、指引全球經濟、幫助窮國發展的“G7誓言”早被忘卻。相比之下,從2006年金磚國家外長會議至今,僅10年時間,金磚國家合作從零起步,從小到大,已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目前,每年與“金磚”有關的會議高達100多種。200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在葉卡捷琳堡會晤後的聯合聲明僅有15條,翻譯為中文約1500字。到2016年果阿會晤時,聲明已多達109條,翻譯為中文近1.3萬字。
這些年,歐美國家常有媒體大談“金磚”失色,唱衰甚至挑撥金磚機制。那些唱衰“金磚”者顯然沒有了解金磚機制的實際進展。尤其是近年來,金磚國家內部共建應急儲備安排、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金磚擴容探討啟動等務實合作開展後,一種新型的國際金融新開放機制與宏觀調控體系正在形成,國際互動與全球化新模式正在長出難得的新芽。
當然,金磚國家內部的分歧與矛盾是存在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但利益交匯、戰略協作與合作共贏才是金磚國家合作的主流與大局。今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將在中國廈門舉行,這是一個重要時間點,它將決定金磚國家第二個10年的新進程。相信金磚五國與其他新興國家一起,定能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克服彼此在地緣、文化、觀念上的種種差異,通過各項務實合作,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更有效貢獻,讓“金磚”更加金光閃閃。
(作者:王文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