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推動法治中國建設邁上新高度

2017-08-24 10:11:0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賈雪靜

  六集大型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于8月18日—23日在央視播出。該片以建設法治中國為主題,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和重大成就為主線,內容涵蓋法治建設主要方面,既有權威、嚴謹的理論闡述,又有豐富、生動的案例故事,展現了法治中國建設穩步推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法治幸福感的美好圖景,充分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思想的實踐成果,在全社會引起極大反響和強烈共鳴,為推動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向前凝聚了共識、堅定了信心、匯聚了力量。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人類社會發展的事實證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穩定的治理。無論是帶領一個縣、謀劃一個省,還是治理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國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實踐探索中,“法治”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高度重視法治中國建設,從主導推動民法總則誕生、制定新的國家安全法,到完善網絡立法、全面修訂環境保護法,從部署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到重點解決“民告官”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等突出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臻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換擋提速,司法改革持續加快,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治中國進入新時代。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立法需要與時俱進。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進一步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提高立法品質。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保障、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護生態環境,都會對立法提出新的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國,不是什麼法都能治好國;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品質。”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立法體制,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做到“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將中央的決策、人民的呼聲及時轉化為立法行動,確保社會發展的步伐行進到哪,立法就要跟進到哪;要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

  公平正義是法治建設的靈魂。經驗和教訓使我們黨深刻認識到,什麼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麼時候就國泰民安;什麼時候忽視法治、法治鬆弛,什麼時候就國亂民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任何人違反憲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要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式和責任法定化,厘清權力的邊界,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確保權力在法治框架下運行;要進一步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法律不是憑空産生,也不可能單獨存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著重處理好法律與道德、法律與改革等重大關係,使法律成為推動改革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範作用,又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要正確處理改革與法治關係,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及時上升為法律,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

  奉法者強則國強。站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跳出“歷史週期率”,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都需要法治護航。我們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推動法治中國建設邁上新高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原標題:推動法治中國建設邁上新高度)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