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45個深貧縣青山綠水演脫貧新戲

2017-09-05 21:52:03|來源:四川日報|編輯:楊玉國

馬邊彝族自治縣林業技術人員開展野外調查,以確定當地産業發展方向。(四川省林業廳供圖)

  分佈林地2.09億畝,生態資源佔四川省總量一半以上

  聚焦

  8月,四川核桃進入收穫季節。自8月18日開桿,甘孜州巴塘縣夏邛鎮澤曲河村的村民澤郎連續忙了半個月,家裏1500公斤核桃已銷售一空。今年僅核桃這一項,就為澤郎家帶來3萬元收入,也讓他家徹底摘掉了“窮帽子”。

  巴塘是四川45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確,四川省所有的深度貧困縣均要在2020年全部摘帽,生態正是七大攻堅重點內容之一。

  45個深度貧困縣,共分佈林地2.09億畝,佔四川省的三分之二,且森林和濕地分佈均佔四川省總量的一半以上。近日,四川省林業廳正式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深度貧困縣林業脫貧攻堅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在穩定生態向好的趨勢基礎上,不斷嘗試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本報記者 王成棟

  1新思路

  佈局加工+一三産業融合,吃法更多更精細

  在澤郎忙著數票子的時候,四川省多數地區的核桃收購價僅維持在每公斤2.4元。而澤郎家的售價,卻超過20元。

  “核桃是深度貧困縣的搖錢樹和扶貧果,必須要做精細才能讓老百姓受益。”四川省林業産業處副處長秦茂介紹,四川現有核桃面積超過1200萬畝,核桃乾果年産量超過40萬噸。其中,近一半分佈于深度貧困縣。

  脫貧主要靠産業,把核桃“吃”得更細,是深度貧困縣脫貧奔康的最大課題之一。

  巴塘核桃采收後並不著急賣,而是依據核桃的大小、果仁飽滿度進行分類,並去掉青皮。正式銷售前,還要抽樣檢測脂肪酸含量和含油率。“這兩個指標決定核桃好不好吃,消費者願不願意吃。”巴塘縣林業局産業辦主任尼瑪説,這便是巴塘核桃價格持續走高的最大秘密。

  根據《意見》,今後四年,四川省將在深度貧困縣地區持續開展現代林業産業基地(核桃為主)提質增效行動。主要思路是,優先將具備條件的縣納入良種補貼範圍,支持培育特色經濟林基地,規範基地管理,佈局加工點位。

  除開精細化,“吃”出更多花樣,是深度貧困縣必須邁過的另一個坎。

  8月下旬,涼山州鹽源縣舉辦核桃採摘節。短短兩周內,共吸引遊客3萬人,為農戶共計帶來收入超過1000萬。

  “這是另一個思路,林旅結合、一三産業融合。”秦茂説,今後4年,四川將結合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考慮到深度貧困縣經濟現狀,《意見》提出,每年向45個深度貧困縣安排産業補助金3000萬元以上,並優先安排農業綜合開發、林業貸款貼息項目。

  2新舉措

  公益管護+生態項目傾斜,增貧困戶勞務收入

  成為生態護林員一年半,臥龍特區臥龍鎮轉經樓村洞口組的張樹均最大的變化是,家裏添置了冰箱、彩電。

  張樹均家有三口人,兒子身有殘疾,他和老伴均已年近六旬。由於臥龍特區內嚴禁採伐山林、墾荒種田,他家的兩畝水澆地連糊口都成問題,只能靠打臨工維持生計。

  去年4月,經過層層選拔,張樹均成為臥龍乃至四川省首批生態護林員。按照規定,他每個月巡山20天,每年工作8個月,收入1萬元。有了這筆收入,預計年底,張樹均的“窮帽子”將徹底摘掉。

  “實踐證明,一個生態護林員崗位足以帶動2.3個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在生態工程中優先考慮選聘貧困戶,也能帶動一批人奔康。”四川省林業廳造林處相關負責人介紹,45個深度貧困縣是林業資源富集區,也是生態脆弱區。

  因此,除了培育涉林産業之外,另一條帶動貧困戶摘帽的路子是持續增加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和生態建設力度,增加農牧民的勞務收入。

  《意見》設置的目標是,在2016年的基礎上,今年新增深度貧困縣生態護林員指標8000個,新增生態公益崗位15000個,利用國有林場、國有林區改革契機,每年為貧困群眾創造就業機會500個以上。

  深度貧困縣生態脆弱的現狀,如要扭轉,管護之外仍要治理。《意見》提出生態建設項目和資金傾斜方案——今後四年,每年安排深度貧困縣公益林建設任務不低於四川省總任務的60%。結合深度貧困縣與乾旱河谷地區重合的現實,每年安排治理資金不低於四川省總量的50%。同時,國家新增生態建設資金總量的七成以上,也將投向深度貧困縣。

  在各生態項目實施過程中,用工、物資採購,則儘量在項目地解決,四川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説,所有措施都劍指“山增綠、管得好、能致富”這個中心目標。

  3新手段

  生態扶貧納入目標考核,建立獎懲機制

  去年,四川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3060.2億元,比上年增加395.9億元,增長14.86%。各貧困縣農戶人均林業收入突破1300元大關。而綜合上半年數據,四川省林業産業今年有望突破3400億元大關,貧困縣人均林業收入將接近1500元。

  但如要確保目標和前述各項措施落地,政策仍需加碼。

  政策層面,四川省將制定出臺《造林綠化專業合作社指導意見》。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包建華介紹,造林專業合作社是為深度貧困縣的貧困戶設立造林勞務輸出組織,“林業部門將會對這些合作社進行技能培訓,今後的生態建設項目建設任務,優先考慮他們承接。”

  同時,四川省正謀劃把符合條件的深度貧困縣納入省級濕地生態補償試點擴面範圍和森林草原濕地生態屏障重點縣建設範圍,優先將集體天然林補化進入公益林。

  而在技術支持領域,今年起四川省將啟動專項科技攻關和送技術下鄉行動。前者是篩選適宜深度貧困縣的科研成果與技術標準。後者則是,分區域編輯藏漢、彝漢雙語技術手冊、技術年曆,免費發放給貧困群眾。同時,組織專家服務團深入45個縣開展全覆蓋技術指導,省市縣三級聯動培訓基層林農10萬人次。

  在考核領域,四川將建立生態助推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考核機制,逐年明確深度貧困縣林業脫貧攻堅項目、資金和政策,並建立獎懲機制。

  “總之,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確保深度貧困縣的奔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包建華説,目前相關項目、資金和人員正在籌備當中,最遲在國慶節,即可向各地分解下達、派遣。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