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日喀則】切洼鄉——荒地上“長出”的新村 民族團結的樣本(組圖)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藝源 冀媛 秦勝瑞):在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西藏日喀則市仁布縣切洼鄉,有一個普納村。這裡生活著56戶人家,常住戶數為45戶,村子不大,但民族不少,藏族、漢族、撒拉族、彝族、回族和諧相處,成為一個民族團結典範村。去年,村民的人均純收入7100元,很難想像,這裡曾是一片荒地,村民也是從各村遷來的貧困人口。
搬遷脫貧,荒地上“長出”新村
普納村是仁布縣切洼鄉最年輕的行政村。2006年,附近8個村的36戶貧困家庭搬遷到這裡,組成新村。異地搬遷脫貧是藏區一項重要的扶貧措施,貧困村民從條件艱苦的地方搬到交通相對方便、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從此告別貧困。
住在政府投資建成的免費住房裏,每家一戶獨立的藏式小院,裏面配齊了傢具,曾經的貧困家庭轉眼間過上了未曾想像過的安定生活。但是沒有耕地、沒有草場、牲畜也很少,村民靠什麼生活呢?
普納村街景,房屋都是統一建造。攝影:秦勝瑞
切洼鄉鄉長巴桑加措介紹説,這些村民原來生活比較貧困,思想意識也很保守,甚至沒有外出打工的意識。到了新村後,住在318國道沿線,村民們看到在沿線商鋪做生意可以賺錢,思想開始轉變。“最開始有2家商戶,現在村裏面有開藏餐的、小茶館的、賣涼粉的……45家商戶裏,多數是村裏老百姓開的。”打工也成為村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巴桑加措説,村裏有5個合作社,包括磚廠、養雞場、養牛場、蔬菜溫室大棚,村民們可以在家門口務工,保證了收入來源。
村民們最初互不相識,民族不同、生活習慣各異,彼此之間有隔膜、也有矛盾。經過多年的相處,村委會和村民們摸索出了調解糾紛、和諧相處的門道,有問題了村民小組先內部協商,實在協商不了再由村委會出面調停。巴桑加措説,十多年來,素不相識的人們已經成為熟悉的鄉里鄉親,大家和睦相處,少有糾紛,氛圍融洽。
民族融合,“小家”“大家”都和諧
2002年,仁布縣扎西林村的藏族姑娘央珍在日喀則市亞東縣打工時,認識了四川成都小夥徐文軍。2006年他們搬到了普納村,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十幾年過去了,倆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平時,徐文軍在康巴打工,央珍在家裏的大棚種菜。她驕傲地説,大棚種菜技術是丈夫教的,丈夫還毫無保留地教會了村裏其他人種菜。“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收入翻了一倍。”
央珍接受採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攝影:秦勝瑞
央珍家的墻上貼著一張“漢語暑假作業優秀獎”的獎狀,他們14歲的兒子作為藏漢家庭的結晶,精通漢語和藏語,和同學相比有不小的優勢。央珍相信,兒子的未來路很寬。
普納村建在318國道沿線,村民利用“地利”開始經商。在一家商鋪前,女主人用爽朗的笑聲招呼著客人,她就是37歲的朋瓊吉巴。18年前,她在仁布縣一家川菜館當服務員,認識了前來修路的河南人王賢偉。從那以後,王賢偉就留在了西藏。
朋瓊吉巴和王賢偉在自家商鋪裏。攝影:秦勝瑞
倆人從一個小門面起步,現在開了好幾家商鋪,賣日用品、蔬菜水果,年收入達到二三十萬元。朋瓊吉巴説,剛剛盤下了隔壁的店面要開一家餐廳,因為自己既會做藏餐又會做漢餐,連廚師都不用請。
他們的女兒在拉薩上高中,兒子在河南上小學。一家人早就告別了缺衣少食的日子,兩口子踏踏實實賺錢,孩子們在學校安心學習。這,就是幸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