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苗寨朗朗讀書聲 教育扶貧育未來——訪十八洞小學

2017-09-20 17:31:3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學生們朗讀課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王路、俞彤、鄭斐、谷君義、鄭可欣):“B-a拔,這個拔字是什麼結構的字?”“左右結構!”“它的偏旁是?”“提手旁。”“拔是一個動作,所以它是一個動詞。”清晨的十八洞村,朗朗的讀書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繞過幾棟修葺一新的磚瓦房,一座裝修樸素的學校出現在記者面前,這裡就是十八洞小學,朗朗書聲正是來自在這裡上學的孩子們。

  “我們這裡是兩個教學班,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年級5個人,二年級9個人,還有14個跟班學習的學生。基本上就是我們這邊的竹子寨和梨子寨的學生。”吳忠碧老師是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小學唯一的授課老師。這座學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窗明几淨的教室,嶄新的桌椅,多媒體網絡教學設備和擺滿兒童讀物的小書屋讓人很難把這裡和“貧困”二字聯繫起來。

  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充滿了校園。見到有客人來,孩子們一點也不怕生,圍上來問這問那,舉著記者的採訪設備左右端詳,有的舉著話筒唱歌,有的學著記者的樣子拿著採訪機採訪小夥伴。

  五歲的龍松申小朋友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在得知記者家裏只有一台電視的時候,驕傲的表情寫在他稚嫩的臉上。龍松申對記者説:“我家有兩台,一台在房裏面,天天看電視。我還有兩輛單車,有一輛是這樣,用腳開的。”

  但誰又能想到,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十八洞村之前,這裡還是一個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六百元的貧困村。那時候別説修建一所校舍,就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幾百戶村民過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吳式文現在回想起2014年他剛剛來到十八洞村工作時村子的景象,依然唏噓不已:“自從到十八洞村以後,感覺和以前不一樣,和以前到過的村子不一樣。這個村子比以前(工作過)的村差得太遠。一個是環境,環境比以前的村子惡劣,因為這裡山大溝深,另外這裡的老百姓思想沒有以前到過的村子那麼開放,他們還是比較守舊的。這邊主要還是以發展糧食産業為主,基本上是靠田靠土來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基礎比較薄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曾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教育扶貧是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的應有之義,也是貧困地區擺脫貧窮,走向富裕的思想保障和人才保障。2013年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力度,一方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翻修、新建校舍,為各級學校配備先進的多媒體網絡教學設備,同時也更加注重對貧困地區學生的精準幫扶和提高偏遠地區鄉村教師的待遇。花垣縣縣委副書記彭學康介紹説:“教育扶貧我認為是解決整個扶貧,尤其是讓山區(百姓)走出大山的根本措施。這部分我們實際上構建了一個綜合保障體系,對貧困學生就讀有一個系統的保障機制,概括起來就是四種方式紮實推進各項資助政策落實,就是免(學費)、補(生活費)、助(貧困大學生救助)、貸(助學貸款)。另外我們創新了教育幫扶模式,以‘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為契機,充分利用深圳市和濟南市槐蔭區對口幫扶花垣縣的機遇,與深圳技師學院、廣州市機電技術學院、廣州工貿技師學院達成‘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聯合辦學機制。為了讓老師安下心來工作,我們從2015年開始實施農村偏遠地區津貼,按照前、中、後地區,分別為農村地區教師每月補助300元、500元和700元,也就是説在偏遠農村地區工作,比在其他地方每個月多拿300元到700元,越艱苦的地方拿得越多。”

  在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政策的引領下,學生上學讀書的負擔減輕了,教師隊伍穩定了,村民們的思想轉變了,生活過得好了,收入高了,也就更加關注對下一代的教育和培養。吳忠碧老師介紹説,現在的學生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單純聽老師講課,而是希望通過多種途徑認識大山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現在上課不光是老師用嘴巴描述外面的景象,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知道外面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他們才有那麼好的理想。我們這裡很多(學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我們會讓他們用電腦或者教室的設備和父母進行視頻通話,孩子把自己成長的過程和在學校裏學的東西及時和父母溝通,所以這幾年孩子們變得開朗很多。”

  今天的十八洞小學,孩子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裏,用他們純凈的內心規劃著自己的未來。在聊起自己的夢想時,孩子們七嘴八舌,給出了豐富的答案:“我想當科學家,還能改造機器人呢!”“當警察抓小偷。”“我想當醫生。”

  孩子們的夢想是單純的,也是可愛的。而吳忠碧老師,這個憨厚的三十多歲的漢子,作為孩子們夢想的守護者和領路人,也有著自己細膩的夢想:“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陪伴他們長大。我是自願從中心學校申請到這裡來的。很多親戚朋友都問我,別人都申請進城,為什麼我下鄉。我説,我和我愛人都是農村孩子出身,都知道讀書特別難,我也知道城裏的條件好一些。我覺得我不來這裡,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我來這裡,以後我再回憶起我這一輩子的時候,會覺得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裡,對於這些學生來説我是唯一的,這兩、三年來,家裏有事了我都不敢和中心校長請假。我有事情請一天假,他們就放了一天假,就沒有人給他們上課了。”

  又到了上課時間,二年級的孩子們要開始上課了,一年級和跟班的孩子自己坐在教室裏唱起了苗歌。孩子們稚嫩的聲音裏,唱出了對自己未來新生活的期待,也唱出了許許多多跟十八洞村一樣,在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引領下襬脫貧困、走上致富道路的貧困地區孩子的心聲。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