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定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高標準有序推進中
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柳青):在北京東部的通州區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今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情況時指出,要有21世紀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都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近日,記者到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採訪,了解到更多關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情況。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面積為155平方公里,佔整個通州區906平方公里約六分之一,行政辦公區建設面積為6平方公里,目前建設中的是一期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主任鄭志勇表示,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做了許多超前佈局:“提出的口號是清潔能源達到100%,再生能源達到40%;提出建城市綜合管廊也就是針對城市病的問題,如亂拉電線啊、馬路拉鎖(即時常重復建設)問題;現在要求我們整個6平方公里雨水的收集量,年均徑流量達到90%以內,基本上雨水不出去,這在全國都是很高的標準。我覺得這都是超前的意識。”
習近平在考察時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不但要搞好總體規劃,還要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築物的設計,體現城市精神、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鄭志勇介紹説,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北京城市副中心廣泛應用世界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和標準,制定了突出低碳、節能、環保,展現北方水城特色的低碳城市指標體系:“我們副中心建設大量使用了再生能源,大量開發使用了淺層地熱,夏天使用再生能源製冷,冬天使用再生能源制熱。(今年)2月24號跟總書記我們還是介紹工作的理念和計劃安排,現在已經得以實施了。”
北京城市副中心以“開放創新、綠色宜居、幸福和諧”為願景,將建成集聚“北京靈感”和“中國智慧”的智慧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信息化建設部部長劉海峰介紹説,將從生活、教育、醫療、交通、創業等方面構建信息化、智慧化的網絡,為未來打造智慧城市奠定基礎:“在行政辦公區大數據平臺,將來各個樓宇的物聯網傳感的信息,安防的監控信息,全部匯集到大數據平臺。基於這個大數據平臺,還會做一些比較先進的智慧應用。整個園區也是一卡通,一張卡除了作為門襟,還包括公共區域的安防使用,另外,乘車、銀行、醫保都可以(使用),因為一卡通是符合‘北京通’建設標準的,所以一卡在手,全區乃至全市通用。”
在今年2月的考察中,習近平仔細觀看了北京行政副中心的體驗式安全培訓,向工人們了解施工安全措施,並強調安全第一。承建北京城市副中心相關項目的北京城建集團有關負責人胡憲章介紹説,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工程建設把“安全零事故”放在工程目標的首位,在行政辦公區建設區域建設大規模的安全體驗式培訓中心,強制推行100%的體驗式安全教育培訓模式,從科技和人防兩個方面來保證安全:“習總書記這個工程交代最多的就是安全。從科技方面,集成一個平臺,用遠程APP進行監控,無論走到哪兒,現場情況隨時可以達到,包括掌上119,現場每個滅火器、每個水龍帶、每個消防重點,手機上,不論走到哪兒,只要有網絡,APP可以查閱。另一個就是人防,就是人們意識,原來是進場就做一個(安全)體驗,(如果)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必須做二次(安全)體驗。”
根據2016年5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進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設計建設,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要拓展細化,有利於帶動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與人口向副中心集聚,要加強大尺度綠化,落實好人口和建設規模“雙控”要求,堅持減量集約:“我們到年底,四大市級機關和部分的部門要率先啟動搬遷,首先要過去一萬多人,今後要帶動城區40萬人口的疏解。今後在那裏(城市副中心)要規劃建設大小不等的26個公園,包括潮白河國家公園,國家級的植物園,就是要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佈局。”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首要的任務,也是在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將優化提升首都的政治、文化、科技和國際交往“四個中心”的功能定位,同時帶動周邊城市協同發展。
北京市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主任鄭志勇
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工程建設辦公室信息化建設部部長劉海峰
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城市副中心相關項目負責人胡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