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唐山大地震倖存者:小康路上有我們

2017-09-27 17:16:0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進行體育鍛鍊的李冬梅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王昆鵬、李晉):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傷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讓24萬餘人的生命戛然而止,倖存下來的人們,人生也從此改變。唐山有一所專門照顧地震截癱傷員的療養院,那裏是很多人新的人生起點。2016年7月唐山大地震4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療養院的人們,“攜手共同奔小康”的信念已深植於人們心中。

  “小的時候很想當一個體育女兵,特別特別羨慕女兵們。所以那時候就有一個小小的夢想。但是七六年的時候,可以説八秒鐘,就把我這個夢,擊碎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3817人截癱,李冬梅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當時只有13歲。

李冬梅在製作唐山皮影

  唐山截癱療養院建成使用後,李冬梅和不少截癱傷員一起搬了進去。震後幾年,病痛、悲傷和絕望一直伴隨著她。但是1984年,第一屆全國傷殘人運動會的舉行,突然讓李冬梅覺得,破碎的夢想又回來了。

  1987年,第二屆全國傷殘人運動會在唐山舉辦,李冬梅被順利選拔為運動員。她説,“那時候真的特別特別高興,覺得應該好好訓練。雖然我那個時候沒有完成我自己的夢想,是不是這次就可以完成了呢。”

  那屆運動會上,李冬梅獲得了三枚金牌,她的體育夢想從此起飛。從那時開始,李冬梅在全國和國際賽場上,陸續榮獲42枚獎牌。李冬梅覺得,能夠殘而不廢、還能為國爭光,自己的人生有了光彩。

  如今,年過半百的李冬梅告別運動場,時間多了,她有了新的愛好與夢想,那就是製作唐山皮影。她説,讓自己忙起來,才能少想起那忘不掉的過去,“有的時候,他們就説:忘了吧。大概我就不知道(為)什麼,我忘不了。因為我失去了妹妹和母親,我真的忘不了。可能有的人成家了,有一個家也能把這些事情淡忘一點兒,但是我,真的是忘不了。”

  每年“7·28”大地震紀念日前後,療養院會組織截癱傷員自願前往唐山大地震遇難者紀念墻祭奠親人。只要身體允許,李冬梅每次都去,她會對著媽媽和妹妹的名字説:你們放心吧,我生活得很好。

  對李冬梅而言,想忘記的是災難,難忘記的是社區、社會、國家對截癱傷員們的關愛和幫助。

  

楊玉芳、高志宏夫婦一同出行

  正在朗誦的是楊玉芳、高志宏夫婦,他們也是大地震倖存者。楊玉芳今年68歲、高志宏66歲,兩位老人把地震後多年來的感悟都寫進了詩歌,並出版了詩集、小説。

  當年風華正茂的兩人,楊玉芳在工廠上班,高志宏剛剛大學畢業還沒到單位報到。一場大地震吞噬了他們腰部以下的知覺和人生的美好嚮往。

  楊玉芳説,來到療養院感受著各方的關愛,特別是遇到高志宏,成了自己走出陰影的轉捩點。兩位老人談論起那時的時光不覺笑了起來。

  “高志宏:我們八一年建院就都到截癱療養院住了,從我們相識到相戀是有一個過程,當時呢,應該説他追求的我……

  楊玉芳:男同志應該主動一些嘛!

  記者:當時是阿姨哪一點吸引您,您鼓起勇氣主動的追求?

  楊玉芳:她年輕的時候挺漂亮,特別漂亮,第一次見她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另外她這人的人性特別好。”

  高志宏説,楊玉芳長得帥氣,唱歌好聽,還愛好寫作,對他慢慢有了感覺,但當時覺得結婚是個奢望,“那個時候感覺結婚是不太現實的,畢竟兩個截癱,我們從腰往下一點兒感覺都沒有,將來成一個家要困難特別多。(那時候想)就是當一個男女之間的朋友吧,但是隨著感情越來越強烈的要求。從不想結婚,到想要一個家。”

  1984年的“五四”青年節,楊玉芳、高志宏結婚了。30多年來,有截癱療養院的照顧,他們在衣食無憂之外,積極地工作自強自立,融入社會。楊玉芳所在的殘疾人藝術團解散後,在街上擺攤配鑰匙,閒暇時間寫作,高志宏在療養院工作直到退休,“我在截癱療養院參加工作以後,每天回家就會把截癱療養院的事情講給他聽。他在外面配鑰匙,在社會上的一些事情要講給我聽。我們之間每天都是高高興興、開開心心的,那時候挺好的過得。”

  

  唐山抗震紀念碑

  201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截癱療養院看望傷員。聽了楊玉芳、高志宏的故事後,習近平稱讚他們樂觀上進,用行動詮釋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習近平還表示,肢體健全的人可以活出精彩人生,肢體殘疾同樣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這些話深深打動了姚翠芹。姚翠芹地震之前曾當過文藝兵,能歌善舞。不幸截癱之後,她把自己封閉了起來,不願走出家門,不願見到熟人,連曾經熟悉的音樂也不敢聽,一度陷入傷感中無法自拔。

  就在痛苦掙扎的時候,當年把她從瓦礫堆裏救出來孫師傅來療養院看望她,“(孫師傅)八幾年看我來了,他見到我説了這樣的話,幾乎帶著哭腔,他説我救的人都好了,結婚的結婚、上班的上班、生兒育女的生兒育女,就沒把你救好。我説孫師傅,你説這話我特別傷心,你舍命把我救出來了你還説沒把我救好。特別讓我受感動,我這條命人家舍命救出來了還説沒救好,我應該怎麼面對自己這半條生命?”

  姚翠芹説,面對孫師傅,她開始深深地自責,也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半條生命”發揮餘熱,更加積極地生活。

  

在唐山截癱療養院的姚翠芹

  後來姚翠芹參加了殘疾人藝術團,通過跟其他樂觀積極的殘疾人的接觸,也隨著社會各界對她們演出的熱烈歡迎,慢慢重拾了信心。雖然幾十年來依然要面對各種困難,姚翠芹已能夠平靜、樂觀地對待。她寫作、畫畫、攝影,還通過互聯網應用與網友一起唱歌交流音樂,“我就盡可能讓有限的時間,活出自己人生的趣味來。對我來説,這麼多年我也是一直在打拼、拼湊自己。比如説二十幾歲相當於一個玉器,一下打碎了。每一片碎片,我再撿起來拼湊它的時候,我明明知道不完美了、有裂痕了,但是我還是要拼湊它。”

  姚翠芹的歌聲在去年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唐山截癱療養院傷員時,得到了總書記的讚賞。習近平對她和眾多截癱傷員説,“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如今,唐山大地震截癱傷員還有約960人,截癱療養院內有不到200人,平均年齡已經快70歲了。總書記的看望,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溫暖、關愛和希望,他們牢牢記住了習近平對大家説的話,那就是:總書記説,小康路上一定帶著我們。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