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記—看中國發展】二十年後再見,母校已今非昔比

2017-10-11 17:16:1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蔣麗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c20171010001

  十一長假期間,謝絕了各種應酬,陪父母在家聊天,説起當年上學的一些事情,突然萌生了去初中母校看看的想法,於是驅車十幾公里,來到了鎮上的中學。

  進校門之前猶豫了一會,倒不是因為學校的大門樓已經舊貌換新顏讓我認不出,而是畢業22年了,第一次回到母校,心裏還是有點感慨和忐忑,怕遇到住在校內的老師我已經認不出,怕青少年時期的那些青春記憶隨著老建築的消逝而面目全非,其實更怕回想起往日的年少時代,心懷感傷……

  因為是在假期,學校裏沒有幾個人,門衛是個老人,我説明來意,他也很熱情,讓我隨便轉轉看,他給順帶看著車。我關上車門,帶著點激動的心情沿著寬闊整潔的林蔭道,向教學樓走去。站在教學樓前,我回想了很久,才大致確定教學樓的位置其實就是當年教職工平房宿舍所在的位置,教職工平房宿舍前面,就是我當年上學的教室。

  那時候的教室,雖然不是舊房,但因為沒有風扇更別説空調,冬冷夏熱,夏天上課一身汗,冬天上課一手凍瘡,甚至我的腳都被凍腫不能走路,但每天早晨的早操卻是雷打不動,不允許請假,因為請假就扣班級分數,結果我只能咬牙堅持,一瘸一拐、“蹦蹦跳跳”的跑,20分鐘晨跑下來,腳紅腫,癢的鑽心,那種滋味,頗有點終生難忘。

  和溫度相比,其實更艱苦的是吃飯,因為是住校,一週只能回去一次,所以只好從家裏帶乾糧,或者用麥子換學校伙房的饅頭吃,饅頭蒸熟之後鹼面的特殊“香味”總能讓我比平時多吃好幾個饅頭,再加上正好是十三四歲的半大小子,那飯量簡直就是個無底洞,所以每次帶來的麥子換成饅頭票之後,不到週五就沒的吃了,只有蹭同學的飯吃。

  吃著發黃的鹼面饅頭,喝著只有幾滴油星的所謂肉湯,就著鹹菜絲,沒有什麼營養的初中生活在逼仄的宿舍和寒冷的教室之間兩點一線,三年也很快過去了。如今再次回到母校,一切都讓我無法認識了。

  六層的教學樓,能放四十多個班級,教室寬敞明亮,而且都裝了暖氣和空調,多媒體教學設備甚至比北上廣的一些中小學還先進,而且學校還建設了一座綜合樓,會堂、舞臺劇教室、形體舞蹈訓練室等場所一應俱全。

  在學校餐廳門前,我扒著門縫往裏看,一排排和我讀大學的時候一樣的學生餐桌連排座椅整齊排列,餐臺、售賣窗口也非常整潔,問了一下旁邊小賣店的店主,他説現在的學生都是配餐制,每個星期的菜譜都是提前定好,營養非常全面,水果酸奶在中午飯的時候都有,用他的話説,現在的孩子,啥艱苦條件也沒有了。

  許久不還鄉,一直未歸“家”,母校作為我青春年少時期的第二個“精神家園”,二十年後再次相見,雖然已經找不到往日的青春印記,但這裡卻留下了這二十年來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印記,我們的孩子這一代,他們有了更好的條件,享受著更先進的義務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這是真正讓人欣慰的事情。(振濤)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