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特色體驗?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李彤)近期,“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開幕。展覽分為十個展區和特色體驗區,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外交等領域,全面宣傳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在展區現場,參觀的群眾絡繹不絕,他們邊走邊看並不時拿出手機拍照合影。其中,一些互動性強、技術含量較高的展品,引發了參觀者的濃厚興趣。成就展上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特色體驗,本網記者為您進行梳理。
“根雲”讀數:從工程機械指數看區域經濟“冷熱”
參觀群眾饒有興趣的點擊自己的家鄉,查看工程機械指數信息。(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
展區的一塊電子螢幕,讓不少參觀群眾駐足細看。“這真是另辟蹊徑看數據,定量定性看發展。”讓北京市民李先生發出感嘆的是一條反映固定資産投資“晴雨錶”的數據——工程機械指數。
樹根互聯CEO賀東東介紹説,作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根雲”接入的幾十萬台設備的參數能實時反映工程機械開工情況,幫助企業判斷市場,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各省的工程機械指數反映了各自基礎建設情況和經濟發展冷熱。遠離家鄉的朋友通過查看自己家鄉的工程機械指數,就能了解到家鄉的經濟發展情況。”他説。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説,工程機械指數由挖掘機、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攤鋪機、港口設備等多個維度的數據組成。以對固定資産投資反應最敏感、最直接的挖掘機指數為例:2013年2月,小型挖掘機平均每月開工時間是55.7小時,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開工時間都在50小時上下徘徊,2016年2月僅為52.9小時,但2017年2月達到72.8小時,同比增長38%。
“小型挖掘機主要用在新農村建設、市政工程等項目。指數增長反映出最近五年,國家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進程加速,及國家對於市政維護和環境衛生、生態環保方面的投入加大。與之相對應的,大型挖掘機平均開工時間從2014年6月的76小時,增長到2017年6月的113小時。大型挖掘機主要是用於各類礦山開採基礎原材料,與基礎原材料加工相關的中下游産業發展,就業率、收入水準隨著增長。”
上述工作人員説,“一帶一路”輻射的中西部省份,挖掘機工作時間和開工率增長都名列全國前茅,表明這些區域經濟正加速發展。
稅改“黑科技”亮相:能賣萌,會辦稅
參觀群眾在“稅小能”上體驗辦理開具納稅證明等業務。(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
“您好,我是稅小能!”
在展區,智慧稅務機器人“稅小能”萌態十足。據工作人員介紹,智慧稅務機器人“稅小能”可以通過語音識別、觸摸交互、移動互聯、現場走動等方式,為納稅人辦理開具納稅證明、列印信用證書和開具外出經營證、外出經營報驗登記、變更聯繫人、存款賬戶賬號報告等6項業務。
退休職工顧女士從事了多年的稅務工作,對於“稅小能”她感觸頗多。“我剛才試了一下機器人開具納稅證明的功能,反應速度很快,用了一分鐘不到。這真是雙減負的舉措,讓納稅人多走網路、少走馬路,辦稅越來越便捷了。”她説。
據介紹,稅務機器人“稅小能”是依託電子稅務局網上辦稅功能而建設的,是機器智慧、網上辦稅功能和實體稅收服務的綜合。自2016年5月上線以來,“稅小能”已在珠海市推廣使用,有效降低業務辦理時長。
“2016年營改增稅制轉換後,納稅人到窗口代開發票、開具納稅證明和信用等級證書的數量增長,智慧稅務機器人有效緩解了辦稅大廳窗口擁堵,縮短了納稅人辦稅時長。”上述工作人員説。
據了解,近年來,12366納稅服務熱線、手機app辦稅、24小時自助辦稅終端等服務方式逐步普及,POS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多元繳稅方式開通使用,涉稅業務實現從實體大廳到互聯網的“升級”,納稅人辦稅成本和時間大幅降低,助力了營改增等稅制改革的深入落地。
數字故宮:智慧科技讓讓文物“活起來”
“數字故宮”是文化展區重點展示的項目,由6塊98寸電容式觸控屏,組成一面長7米、高4米的互動觸控“多寶閣”。隨著手指滑動螢幕,文物跟著旋轉,實現360度全視角展示,彌補了傳統珍貴文物不能被普通民眾拿起觀賞、仔細把玩的遺憾,實現人與文物的完美互動。
“有意思,太好玩了,我再轉轉。”巨大的顯示螢幕、逼真清晰的文物細節、互動靈敏的操控體驗,吸引了現場群眾的目光。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98寸電容式觸控屏是全球單屏尺寸最大的觸控屏,可實現60個觸點同時觸控。
故宮的珍貴文物在互動創意解決方案的展示下,仿佛從沉睡中“活”了過來。其中更有七件文物可實現深度互動,以故宮經典藏品——出自戰國時期的“宴樂漁獵攻戰紋圖壺”為例,當手指輕觸該文物時,文物上鐫刻的採桑、射禮、宴享樂舞和攻守城之戰,全都動態呈現,賦予了傳統文物全新的生命。
參觀群眾用手指滑動螢幕,文物跟著旋轉起來。(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
未來教育更懂你:魔鏡系統,懂每一個孩子
教育領域的展示讓不少家長駐足觀看,以“未來教育更懂你”為主題,好未來魔鏡系統帶來了有趣的互動體驗。“魔鏡系統,懂每一個孩子”是基於人工智能科技,借助攝像頭捕捉學生上課時的狀態和情緒數據,生成專屬於每一個學生的報告,輔助老師掌握課堂動態,給每個孩子充分關注。
在觸控大屏上,只需手指輕輕一點,就能連起一根虛擬導線,完成一場幾乎“零儀器需求”的電學實驗;或是點一點螢幕,就能完成一個過氧化氫加熱分解,不必擔心化學課易燃易爆氣體的安全問題。
在展區吸引孩子們互動的這一幕,是“虛擬實驗系統”。它涵蓋了小學至高中的經典實驗。通過教學軟體,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等學科的實驗,能在互動大屏上直接進行演示,讓實驗課從繁瑣的設備、環境、時間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好未來現場負責人表示,用科技打磨最有溫度的教育,是場景展示的核心要義。砥礪奮進的五年,是中國教育書寫大國篇章的五年,如何建設滿足未來人才成長的生態圈,是教育科技企業的不懈追求。
參觀群眾體驗好未來魔鏡系統。(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
創新群眾留言形式:音頻識別+可視化展示
“一次性看完五年成就,太爽了!”“我的家鄉從羊腸小道變成水泥路面,新房新村展新顏。”“不落下一個貧困群眾,一同邁入小康社會,加油!”……在電子留言板上,一條條群眾留言樸實真切,儘管主題不同,但共同的心聲是“祖國發展令人自豪,五年成就感同身受”。
輝煌成績鼓舞人心,未來前景催人奮進。在特色展示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成就展上還有“新突破”。“在投票互動進行場景化拍照環節,我們最初設計的是一張照片內有一人,但群眾參與太踴躍了,現在已經增加到了四人同框拍照。”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語音留言機、拍照墻前,等待的群眾排起了長隊。一條條樸實無華的留言、一組組幸福的笑臉,這不正是五年來國家改革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增進群眾獲得感”的初心嗎。
作為留念,參觀群眾用手機拍下自己留言內容。(人民網記者李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