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甘孜】供給側改革助力高原新農事

2017-10-13 14:50:3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世鈺):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500米,這裡長期種植的是青稞、小麥、豌豆等傳統耐寒、耐旱的農作物。然而這些年,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昔日産業結構相對單一、靠天吃飯的藏區農業也煥發了新的活力。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本台記者走進甘孜州,感知高原上的新農事。

  提起國內有名的大蔥産地,可能不少人都會想到山東的章丘。然而行走在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的道孚縣,在道路一側隨風搖曳的格桑花掩映下,一片片綠意盎然的蔥田卻是格外引人注目。

  洪銳是這片志華農場大蔥基地的管理人員。他不無驕傲地介紹説:“有句俗話説得好:‘丹巴的風,道孚的蔥’。(跟山東産的大蔥相比),山東的辣蔥生吃的話是甜的,我們這邊的大蔥是辣中帶著一點回甜。”

  然而,儘管作為當地特産的道孚大蔥早在2004年就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農産品認證書,甚至在2010年的中國西部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上摘得最暢銷産品獎,可早年由於高原地域條件、農業技術以及市場行銷等方面的局限,大蔥並沒有在當地得以廣泛種植。洪銳説:“之前的話這裡(主要種的)是青稞、小麥,有的(人)種土豆,很少成規模地(種植)大蔥。本來道孚大蔥是國家地理標誌,它(應該)有市場,但是有價無市。”

  這幾年,為了推動當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道孚縣政府結合産業扶貧規劃,推出《道孚縣大蔥産業基地建設推進方案》,由政府牽頭選擇種植示範點,配備專家技術團隊,與企業合作,再依託農村電商平臺將産品銷售到全國各地。這樣一來,道孚大蔥也從零星散亂的傳統農業種植轉向了現代化的産業發展。

  洪銳所任職的志華農場就是與當地政府合作的企業之一。自今年3月,這家來自成都的新型農場為響應政府的對口支援號召,流轉了道孚縣麻孜鄉溝爾普村300余畝的土地,然後由公司進行規模化集中打造,再供應到成都的各大超市和大型市場。而當地村民在大蔥基地務工,一天下來能賺100塊錢,收益遠高於以往。洪銳説:“小麥的話這邊是3毛錢一斤,如果是大蔥的話,市場上可以賣到5、6塊(一斤)。老百姓來我們這裡來學了技術以後,他們可以回家種大蔥,就不用種青稞、小麥這些(收益相對較低的農作物)。我們這邊有渠道,統一收(購)起來,拉到內地去賣,這樣老百姓的收益可以提高。”

  據介紹,志華農場大蔥基地每年可以為當地農戶帶來16萬元的務工收入和近19萬元的土地流轉費。而每畝大蔥産量在4500到5000斤左右,總産值可達300萬元。

  但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高原農業改革,充盈的不僅僅是當地村民的錢包,更是豐富了老百姓的菜籃子。

  在距離道孚70多公里的爐霍縣,一走進斯木鎮吉絨村蔬菜基地的大棚,從鮮紅、飽滿的小番茄到青翠欲滴的辣椒,各色平原地區常見的蔬菜品種都能在雪域高原上找到。

  作為盛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爐霍分公司的負責人,王志華介紹,過去這裡的蔬菜基本依靠外運,路途遙遠,交通成本高,從內地運到爐霍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而一到冬季,大雪封山封路,更是容易出現品種短缺、物價上漲等問題。而自從他們的公司2015年落戶爐霍以來,共建成141個蔬菜大棚,用惠民的價格將新鮮蔬菜第一時間送上老百姓的餐桌。王志華説:“這個基地的老總他以前在成都當兵,他來這兒(開公司)之前看到這裡的老百姓吃不上新鮮蔬菜,再加上春節的時候價格太高,有時候黃瓜(的價格)達到七八塊、十多塊錢一斤。我們在這裡就是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吃菜難的問題。(過去),他們從成都濛陽(農副産品綜合批發交易)市場拉菜的話,他們(需要)從別的地方拉到濛陽市場,再從濛陽市場拉到這兒來,中間需要好多天。但是我們呢,當天摘下來的新鮮蔬菜就拉到市場去賣,第一就是供應咱們整個爐霍縣,讓咱們爐霍縣的藏民吃上新鮮的蔬菜、無公害的蔬菜。”

  發展大棚蔬菜不僅滿足了當地老百姓的日常需要,更是打開了通往內地的銷路。王志華來自有著“中國菜都”美稱的山東壽光,他表示,儘管這裡跟東部平原相比,種植農作物的難度略高,但無公害的高原蔬菜也有著其天然的市場優勢:“因為氣候原因,這裡的産量比內地要低一點,但是黃瓜、小番茄、大番茄的口感比內地(産的)要好得多。再説這裡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足,土壤、空氣、水源一點污染都沒有。我們主要是打造高原有機蔬菜,從土地整理到種植全部是按有機(蔬菜)的操作規程來做的。(我們)跟幾家企業簽了農業訂單。”

  有了銷路,當地老百姓也嘗到了大棚蔬菜的甜頭。在縣政府的支持下,公司以每年每畝地500塊錢的價格流轉了當地500畝園地,並與吉絨村蔬菜專業合作社合作,每到年底會根據收益與農民分紅。王志華説:“縣裏面整合産業資金,建了一百個大棚。這一百個大棚屬於48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村(擁有)兩個(大棚),(而)我們去經營、管理和銷售。一個大棚(的話),我們每年拿出3萬塊給他們分紅,兩個的話就是6萬,他們慢慢就脫貧了嘛。”

  而除了土地流轉費和年底分紅,合作社的成員還可以到蔬菜大棚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種植技術。已經在大棚務工了四個月的曾興容大嫂樂呵呵地跟記者算了一筆經濟帳:“一天(賺)一百塊錢,一個月就三千。反正這裡的人全部在這裡打工,一來能幫助家裏,二來自己在這裡(打工)心情也比較愉快。沒有來之前就是在家裏帶孩子,照顧老人,(家裏)有地就是在家裏種個地,反正一天都是家務事,農活做起來,不能掙錢。現在來這裡,人和人有交流,思想和各方面都有了進步。”

  曾大嫂説,跟她剛剛從成都嫁到爐霍相比,這裡老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候比較落後、比較窮,不像現在。現在家家戶戶有拖拉機,有小車。以前的房子全部沒有瓦。現在(大家)在這裡掙了錢,家家戶戶都裝修了,漂亮得很。所以我們特別感謝國家,感謝政府,把技術引進到這兒來。高原上還需要這種(新農業),開發了讓更多的人到裏面工作,這裡的人很快地就能富起來了。”

  但對於負責蔬菜大棚的王志華來説,高原農業的改頭換面並非止步於此。王志華説:“現在星期六、星期天好多人來採摘。好多(人)説這裡(種的)都是娃娃們沒見過的東西,(所以)星期六、星期天來體驗一下。我們以後的目標就是旅遊跟整個基地(建設)結合起來,以後慢慢地發展,可能會和餐飲結合起來,這也是縣裏面的目標。我們現在幫助這裡的農民脫貧致富,首先要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

  從無到有,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甘孜州,藏族群眾們正在辛勤耕耘,改變著高原農業的面貌。而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高原農業的未來,將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煥發新的生機。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