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習社】第42期:默克爾組閣談判失敗 未來德國何去何從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賈雪靜):11月19日,德國自民黨宣佈退出組閣談判,宣告“牙買加聯盟”組閣破裂。此次組閣談判破裂,德國政局將何去何從?聯盟黨會尋求與社民黨再次組成大聯合政府嗎?或是與綠黨或者自民黨組成少數派政府,亦或是重新舉行大選?此次組閣談判破裂對整個歐洲來説又意味著什麼?
11月26日,國際在線邀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陳旸、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李超做客國際研習社,為大家解讀這些問題。
專家發表見解
自民黨為何選擇退出?
陳旸認為這次組閣談判失敗並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於德國各黨黨內矛盾突出、多黨制不穩定所産生的必然結果。據了解,自民黨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黨派,創立於1863年。在這次談判中,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已經做出妥協,支持自民黨取消補貼東部各州的團結稅的提議。那麼自民黨為何依然我行我素堅持退出呢?
自民黨給出的退出原因是他們所希望的創新、競爭、現代化政策無法落實。李超説,“很顯然,這些政策是模糊的概念,所謂的原因看來也只是個理由、藉口。很多分析認為自民黨很早就做好了退出的準備。”李超認為自民黨退出談判的真實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談判失敗民眾會認為默克爾需要承擔責任,這將導致聯盟黨選票下降,自民黨選票隨之增加,將能夠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其次退出談判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右翼勢力支持;最後談判破裂還與自民黨主席林德納的個性有關,林德納是一個愛面子、權力欲極強的人,對他來説,個人第一、黨派第二、國家第三,當然是不願做默克爾的小跟班的。
陳旸則從另外的一個角度分析自民黨退出原因。陳旸分析稱,如果組閣成功獲益最大的將是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同時被矮化的只能是自民黨。正如過去幾年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聯合執政時,每當有政績功勞時,聯盟黨都會歸功於自己,而罪責則會推脫給社民黨。因此,陳旸認為聯盟黨怎麼和“小夥伴們”相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默克爾支持率為何大幅度下跌?
據最新民調顯示,默克爾的支持率已跌破30%大關。陳旸認為最直接原因就在於這次組閣失敗。默克爾的執政風格是一種“謀定而後動”,民眾對她的執政能力和執政風格産生了質疑,認為其缺乏掌控大局的能力,而且更多的民粹主義者希望的是疾風暴雨式的變革。
李超介紹説,難民政策也是默克爾支持率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2015年8月爆發難民危機,默克爾實施較寬鬆的“門戶開放”移民政策。這導致2015年全年進入德國90多萬難民,其中80%都是8月以後進入的。同時,治安混亂、恐怖襲擊、科隆大教堂性侵案接連發生。2016年初,默克爾開始採取措施逐步收緊難民政策,到2016年底難民大幅度減少。李超認為這些舉措雖然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體現了默克爾應對危機的反應速度不夠及時,由此也引來了一些民眾的不滿。
同時李超認為默克爾執政時間長,民眾産生審美疲勞也造成了支持率下跌。在他看來,默克爾奉行的是穩健理性的政策,以求穩為主,而與之相悖的是,越來越多的民眾在呼籲變革。此外,李超認為默克爾可以被稱之為一位成功的“戰術家”而非“戰略家”,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上默克爾有其獨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對於德國宏觀的規劃走向、德國在世界中的地位等方面把控力不夠。
德國未來將何去何從?
對於德國未來的走向,李超認為存在三種可能,一是聯盟黨和綠黨形成少數派政府,但是少數派政府遇到的掣肘多,推行政策的難度大;二是重新大選,但重新大選的程式非常複雜,相當於把下屆大選提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不是很現實。陳旸也指出如果重新大選,選出的結果會和現在的比例一樣,這是沒有意義的。兩位專家都認為最大的趨勢就是聯盟黨與社民黨重談組成大聯合政府。
社民黨總書記胡貝圖斯·海勒24日説,社民黨這一德國第二大黨已準備好與其他黨派對話,旨在打破組閣談判失敗導致的政治僵局。據《圖片報》24日報道,施泰因邁爾將召集默克爾、舒爾茨和聯盟黨姐妹黨基社盟主席澤霍費爾27日或28日開會。施泰因邁爾辦公室稱該會談旨在組建新的“大聯盟”。
陳旸同時提出,關於這次“大聯盟”會談還涉及到很多問題,例如需要討論哪些議題、各黨在哪些方面妥協、妥協的程度等。所以還需要靜待結果,等待塵埃落定的那一刻。
這次組閣失敗必然對整個歐洲産生很大的影響。李超將此次事件歸結為繼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的又一起“黑天鵝事件”。李超認為這次談判僵局將削弱默克爾的權威,延緩歐盟一體化進程,對歐盟民眾心理産生衝擊,讓他們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感到迷茫。而陳旸認為這或許是加速歐盟一體化進程的一個契機。因為歐盟其他國家之前都是看默克爾眼色行事,當默克爾被束縛住手腳時,各個國家就要開始行動起來展開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