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用生命譜寫平凡—追記浙江農科院研究員王一成

2017-12-14 09:03:45|來源:科技日報|編輯:賈雪靜

  本報記者 江 耘

  “為什麼一個月前不請假,你搞這行的,不知道哪怕早一天都至關重要嗎?”2016年5月20日下午,浙江省農科院畜牧獸醫所的辦公室內,所長鮑國連正激動地對研究員王一成咆哮著。

  胃癌晚期!咆哮的原因讓人絕望!

  作為“浙江豬病第一人”,這位兩度留學海外的高材生,放棄任職國外高校科研機構的機會,回國甘當跑基層的獸醫。

  翻看王一成的工作筆記,他早在2013年就多次提到了胃疼的症狀。在筆記中可以了解到,這位豬病專家經常忙於工作忘記吃飯,不按時就餐更是常事。正因為常年奔波基層積勞成疾,導致不滿60歲便罹患絕症。

  更讓鮑國連難以接受的是,這份遞給他準備請病假的診斷報告上,診斷日期是一個月前的。

  癌症的治療是與死神的賽跑,早一天治療的結果都會不一樣。但是,王一成卻向所有人包括妻子隱瞞了這個病情。

  ……

  2017年9月12日,年僅60歲的浙江省農科院畜牧獸醫所研究員王一成不幸去世。

  在他的追悼會現場,自發前來的浙江各地養殖戶無聲地抽泣著。

  9月25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作出批示,號召全省農業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黨員幹部學習省農科院研究員、優秀科技工作者王一成先進事蹟

  確診後的30天

  “請如實告訴我,還有多長時間?”拿到診斷報告後,王一成從醫生處得到的答案是:不治療就幾個月,早治療也許還有幾年時間。

  但是,王一成卻沒有選擇馬上接受治療,反而讓醫生幫助保密。

  不願公佈病情的王一成,在接下去的30天到底做了哪些事?

  確診後的第二天,王一成跟平常一樣出現在研究所裏,給實驗室里正在進行的實驗做數據記錄,給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不同的是,他還抽出一定時間寫在研課題的結題報告,給課題組成員交接未盡工作……

  一個月後,王一成的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吃飯,他才向所裏遞交工作以來的第一張病假條。這時,他手頭的工作基本都交接完成。

  令人唏噓的是,就在請病假的前一天,王一成還驅車趕到海寧豬場工作。

  海寧養豬場場長華衛東回憶道,“王老師一踏進豬場,就抓起一頭三十多斤的病豬,右腳踩住豬後腿,左手拎起前腳,手起刀落……一上午解剖了10頭病豬,逐一取樣,直忙到中午。”

  華衛東當時並不知道王一成的病情,不過看他這麼辛苦,自然想留王老師吃頓午飯。“時間緊,要趕回實驗室檢測。”王一成婉言拒絕了。

  不吃養殖戶的飯是王一成對自己的要求,但這次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時胃癌腫塊堵住幽門,他已無法吞咽。

  回到杭州後,王一成已虛弱得讓家人扶著才能上床休息。

  請假後,王一成依舊沒放下工作。5月21日,鮑國連又在實驗室看到了他。“我知道他為什麼來,這裡有他永遠放心不下的事業。”

  浙江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湯勇告訴記者,即使在醫院病榻上,王一成仍掛念著實驗數據和學科團隊的建設。

  他的夢境中,他顫巍的話語裏,無不是關於疫病診療研究的數據、實驗:“我還有很多有價值的數據沒整理出來,研究生的論文還沒有修改好,還有很多事沒做好,人生的句號沒有畫圓。”

  大師級的“屠夫”

  王一成畢業于浙江大學,1988年作為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學習。在當時,能出國訪學的科研人員鳳毛麟角。1997年,王一成又赴美國學習。

  兩次出國,王一成在國際頂尖病毒學雜誌上發表了兩篇研究成果文章。共事多年的同事認為,當年以王一成的科研水準完全可以在國外的高校科研機構留任。但是王一成依舊選擇回國,併為浙江省農科院的動物分子生物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剛到農科院,王一成從事的是基礎研究。科研圈裏的人都明白,做基礎研究更有機會發文章,更容易功成名就。

  多年來,王一成主持參加了30多項課題,由他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省部級成果有9項。在動物分子生物學領域,王一成絕對是浙江的大師級科學家。

  但做了近20年研究的王一成卻作出了轉向臨床的決定。這一決定是因為看到很多疫情暴發時,養殖戶受損後絕望的眼神。

  王一成的學生李軍星回憶道,“王老師總説,如果人人都去做基礎研究,那些不懂技術的農民怎麼辦?基礎研究可以讓國家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去做。”

  從實驗室轉到豬圈裏工作,對王一成的挑戰是巨大的。因為,他是一個有潔癖的人,每天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洗澡,然後才坐下來。

  做臨床需要經常去豬圈,還要與病死豬親密接觸。就連他的妻子都難以理解,一個有潔癖的人如何能夠忍受得了又臟又臭的工作環境,還如同屠夫般不斷解剖病死豬。

  多年來,王一成服務過1000多家規模養殖場,親手解剖病死豬上萬頭,化驗標本5萬餘項(次),檢測血清抗體40萬項(次)。

  60萬公里跑出“浙江豬病診斷第一人”

  在浙江的養豬圈裏,説起王一成沒有不豎大拇指的。最讓所有養殖戶感恩的是,王一成到基層做臨床,沒收過養殖戶一分錢,沒拿過養豬戶一件禮物,更沒赴過養殖戶一次宴請。

  “王老師對我恩重如山,我無以為報。”上虞祥盛豬場的養殖戶阮張峰説,2004年接手家裏的豬場,因暴發疫病每天都有大批豬病死,豬場破産在即。就在這時,王一成給予了阮張峰救命般的幫助,如今祥盛已是年産值超6000萬元的規模豬場。

  “這麼多年了,王老師沒問我要過一分錢診費,我那時候都覺得王老師對我太見外了,後來才知道他對所有的養殖戶都這樣。”阮張峰説道。

  王一成是畜牧獸醫所第一個擁有私家車的人,他買車是為了更方便地跑基層。畜牧獸醫所有規定,駕駛私家車出差不報銷相關費用,王一成也從來沒報銷過一分錢的費用。這些年他車輛行駛總里程超過60萬公里。

  説起王一成,畜牧獸醫所的保安説道,只要不出差,他總是最早到,停在單位的一號車位。早到的原因是早點工作,讓外地養殖戶能夠更早拿到檢測數據,早點回去。

  多年來,王一成多次遏制了可能造成重大疫情的動物疫病擴散,成為名副其實的“浙江豬病防治診斷第一人”。

  全心全意為浙江畜牧業發展做貢獻,王一成的事跡感動著浙江的每一位科研工作者。

  (原標題:用生命譜寫平凡—追記浙江農科院研究員王一成)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