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緬懷歷史,接力奮鬥

2017-12-14 10:54:48|來源:中青在線|編輯:趙春曉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展廳墻上,有三句話——

  第一句是南京大屠殺時救助過中國難民的約翰·拉貝所説,“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

  第二句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所説,“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

  第三句是原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所説,“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1937年,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屠殺,30多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屠殺規模和行兇手段都堪稱反人類暴行,南京也因此被鐫刻進歷史的年輪,成為國家沉痛近代史的濫觴。從1937年到2017年,南京大屠殺慘案走過了沉重的80週年。它猶如每個中國人的靜脈曲張:蓋住,每至夜深總會用直指內心的疼痛宣告存在;揭開,盤曲凸起、恐怖猙獰,讓人不忍直視。

  從前期的飛機轟炸、炮火連天到後期的集體屠殺和文化掠奪,侵華日寇的可恥行徑令人髮指,殘忍罪行前所未有。歷時40多天的屠殺令六朝古都在頃刻間崩塌,城下屍橫遍野、生靈涂炭。侵華日寇滅絕人性的屠戮,將一段沉重的歷史定格在了南京城。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講過的話,仍引人深思。今天,我們再一次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緬懷那段沉痛的歷史。

  國行公祭,祀我國殤。從內憂外患、國破家亡到改革振興、國富民強,八十載光陰積澱了歷史的血肉教訓,也鑄就了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身處新的歷史起點,沉痛歷史須臾不能忘。如今,我們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罹難的同胞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告慰那些在大屠殺中喪生的同胞,告慰那些在家仇國恨中英勇犧牲的同胞,告慰那些為了民族獨立、國家解放而捨身取義的同胞——那個飽受欺淩、國將不國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當下的中國正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向著美好的未來自信而堅定地向前發展。

  儘管歷經數十載,世界上仍有極個別國家拒絕正視過去,甚至企圖否認和篡改歷史,我們務必警惕和制止,絕不讓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死灰複燃,確保和平的火炬永不熄滅。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城的鐘聲一次次敲響,象徵和平的白鴿一批批放飛,旨在促進民族覺醒,呼喚新時代的家國情懷,更是中國正視歷史,不忘歷史的有力佐證。

  翻開人類歷史的卷軸,不難發現,戰爭是世界範圍內不分地域、不分強弱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平才是跨地區、跨民族的最大公約數。當下的和平來之不易,是不計其數為國捐軀的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造就的,更是成千上萬無以鳴冤的罹難同胞用血肉之軀鑄就的。奏一曲哀樂,定格肅穆莊嚴的沉痛歷史;刻一段磅薄,唱響祖國發展的繁榮富強。南京大屠殺殷鑒不遠,我們要更加深刻的認識那些曾經發生過的傷痛,記錄好歷史,面對前路,接力奮鬥。

  (作者:魏釗攀 係福建農林大學學生  胡楠 係西南石油大學學生)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