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亞太地區國際形勢四大看點
十八大以來,中國周邊外交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周邊外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舉措和新機制。2018年作為19大的開局之年,中國在周邊外交上既要保持經濟合作態勢,同時也要加強對周邊安全的影響力。如何推動朝核問題勸和促談,如何繼續推動南海局勢穩定,如何妥善管控與美日印的分歧,如何面對美日印澳的“四國同盟”,是中國周邊外交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朝鮮半島形勢戰和走勢
2017年,朝鮮再次進行核子試驗,在聯合國多輪嚴厲制裁的高壓態勢下,朝鮮依然以超強硬對待強硬,使得朝鮮半島形勢緊張居高不下。
美國特朗普總統自上任以來一直對朝鮮採取施壓態勢,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嘴炮”不斷,而且還大力推動對朝鮮進行單邊或多邊施壓,極力壓縮朝鮮的國際生存空間,對朝鮮的戰爭恫嚇也是三番五次。
明年朝鮮半島形勢戰和如何?美國言戰未必真戰,諸多方案並無週全之策,中韓兩國更是反對戰爭的強勁力量。朝鮮喊戰最多,同時也是避戰最急。從朝鮮近期邀請聯合國副秘書長和俄羅斯代表團訪朝來看,在核導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後必定會以此為籌碼展開談判。如此,2018年朝鮮半島難以完全根除有限戰爭的可能性,但也不乏開啟談判的機會窗口。
中日關係改善空間多大
2017年,安倍的強勢連任使得日本進入了安倍時代,安倍有望成為日本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如何外謀日本正常大國地位,內提日本經濟振興,改善中日關係已成為安倍內閣的重要戰略訴求。
2017年以來,中日關係有所改善,無論是派遣代表參加“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還是安倍罕見出席中國駐日本使館的國慶活動,都顯示了日本改善與中國關係的信號。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與安倍首相更是進行了相對友好的會見,並達成了建設性管控兩國分歧的共識,與以往的會見相比愉快不少。可以預計,中日關係在2018年有望觸底反彈,但天花板有多高,歷史問題、釣魚島爭端等分歧影響如何極為重要。
美國與亞太盟國關係間隙是否增大
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導向使得美國外交顯得更加自私自利,這對美國的聯盟關係也是一種傷害。2017年以來,美國與亞太盟國的關係除美菲關係外基本保持良好,但平靜之下實則暗流涌動。特朗普對盟國的嚴苛態度是以敲詐盟國的“被拋棄”聯盟困境為要價的,使得日韓競相以“國事+”待遇接待特朗普,並且在諸多問題上對美國做出讓步。不過對於經貿關係的處理一向是美國聯盟關係的麻煩事,在中美亞太主導權競爭有所緩和的情況下,美國亞太盟國的對美國的戰略訴求有可能降低,聯盟成本意願會有所下降,特朗普衝擊對於聯盟關係的負面影響是否增強值得關注。
印太戰略是虛幻還是現實
無論是“印太概念”還是“印太戰略”,無論是虛幻還是現實,這都將成為影響2018年亞太地區形勢的重要因素。儘管特朗普政府對宏大戰略規劃似乎興趣不大,但有日印的積極鋪路,美國不乏借機上路的可能。印太戰略的不斷運籌將推動印度洋與亞太地區關係的更加緊密,地緣空間的擴大將使得大國之間的競合會出現新的調整。不過印太戰略只是虛晃一槍還是長久之計,恐怕美日印澳想法各異,戰略空間擴大所帶來的戰略資源整合併非易事,印太戰略能夠颳起多大的浪還有待觀察。(淩勝利,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