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從"空心村"到美麗鄉村 西河村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2018-01-17 16:47:0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王洋、韓昌松、桑德格):在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的廣袤中華大地之上,散落著數以萬計的村莊,有著6億農民在辛苦勞作。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場志在必得的扶貧攻堅戰正在全國範圍內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美麗鄉村——西河村

  小橋流水映人家,古樹參天煥新芽。這個位於大別山北麓的豫南村莊有著一個詩意盎然的名字——西河村。村子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透著一股靜謐而又古樸的氣質,潺潺流水間的青石上刻畫著村莊800餘年的歷史積澱。走進一間以古舊糧倉改造的咖啡館內,極具現代感的裝飾別出心裁,品上一杯香濃的咖啡,望著窗外恍如隔世的村景,想必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桃花源便指的是此情此景吧。

  然而,如果可以將時間倒回五年前的話,恐怕沒有人會相信西河村今日的改變,“當時第一次來這個村,村子裏破敗得都讓你不敢想像。車進不來,人走路都走不了,整個400多人的一個村,在家的留守老人和兒童39人。你説你怎麼開展工作,你請人幹活都找不到人。”

西河村改造前的景象

  正在説話的這位是西河古村落景區管委會主任,他和國際著名導演張藝謀的名字同音,叫張一謀,他所擔當的職責也恰恰是西河村改造的總“導演”和總指揮。2013年,西河隸屬的新縣啟動了第一批“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聯合清華大學建築規劃設計院對包括西河在內的9個村子進行改造。當時,張一謀作為執行負責人進駐西河。

  經過前期調研,雖然政策、方案都到位了,但擺在張一謀面前最難的問題來了——沒人。和其他貧困村所面臨的窘境一樣,隨著改革開放後城鎮化的飛速發展,農村的空心化愈發嚴重,村裏面的留守老人和兒童顯然是無法派上用場的。空有破敵之策,卻無良將可遣。而就在這時,一個早年前就已出外闖蕩的老鄉的名字被張一謀鎖定,並一謀二謀三謀起來,“我三進北京,説實在話,是我把他‘騙’回來了。當時,最開始的時候他説,你答應我一年在家裏最多待150天,其他的時間給他在北京。我説可以,只要你回來就行,後來卻不是這樣。因為他本身是搞建築的,在北京有兩家公司,所以説剛好吻合我們古村發展的需要。”

即便是旅遊淡季,來到村裏的遊客仍絡繹不絕

如今古村落景區內已實現WIFI全覆蓋

  張一謀“三顧茅廬”請回的這個人叫“張思恩”。可以説,張思恩是已經在北京闖出了一番天地的成功人士。從小在西河村長大的張思恩,有很多關於童年的美好記憶,但近30年來的外出務工潮讓村子的人氣越來越少,每逢佳節返鄉之時,看到家鄉日益衰敗的景象,總讓他如鯁在喉,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失落。一邊是辛苦打拼的産業,一邊是難以割捨的鄉情,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思恩,“思”鄉之情和報“恩”之願,他決定回村建設自己的家鄉。這一回來,整整四年奉獻於此,完全捨棄了北京的産業,“當時有兩個想法,第一個是把村子裏面的基礎設施做好。那時鄉村遊在中國的體量還不到三分之一,想往這方面走,但誰也沒有把握。另外一方面,那些在北京的朋友的精神需求是什麼,我是知道的,每天面對著鋼筋混凝土、空氣不好、擠地鐵、開車堵車,我覺得我們村子就是那種城市人想來發呆的地方。但沒想到的是,我們村子三年左右就出名了,這麼快就有了這麼好的效益。”

  在村子改建初期,張思恩和另外幾位返鄉的鄉賢組建了“農耕園”農民專業合作社,他被選為理事長,開始調動全村的力量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一方面做好村子裏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老舊房屋的拆修改建工程,一方面開發精品度假鄉村遊項目,帶動當地村民開辦農家樂,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農副産品特色打造“西河品牌”。一時間,西河古村落開始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掀起了當地鄉村遊的熱潮,往來遊客絡繹不絕。2016年,首屆國際鄉村論壇復興大會在西河成功舉辦,更讓西河品牌聲名鵲起,甚至享譽國際。

村內舊糧倉改建的村民活動中心內有一面標誌性的“花墻”

  西河村有一面紅磚砌成的花墻,它讓西河村的名氣不僅走出了大別山,一下子就走出了國門,走向了歐洲。2016年,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在意大利舉行,西河的工匠師傅張思齊親手在展會上還原了花墻的製作工藝,讓中國的鄉村古建築藝術登上了國際舞臺。據張思齊講,2013年他回到村子參加改建工程,目前村裏面有很大一部份古民居都是經他的手改造的,“八幾年、九幾年,我們在農村做得多,土墻之類的東西我們容易做。做城市建築的城裏人,他們做不了農村的建築。其實,人到了年齡還是在家裏待著舒服,有地方玩,空氣也好。城市太吵鬧了,農村還是比較好。”

工匠師傅張思齊在自己的傑作“花墻”前接受記者採訪

  但俗話講,萬事開頭難,合作社的工作在初期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據張思恩講,合作社成立初期,村民們對於他們要做的事情也是將信將疑的:改建房屋的工錢不夠,合作社幾個帶頭人來湊;第一個開農家樂的村民擔心賠本,合作社拍胸脯來給他保底……講起那段事情,合作社總經理張華感慨萬千,“當時老百姓沒底氣,這個窮山僻壤的地方開餐館,誰來吃呀。這個擔心不是多餘的。我們合作社鼓勵他們幹,跟他們説‘一年掙不了兩萬我給你’,結果一幹就有客人了,接二連三地幾十家也就都起來了。所以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幾年我們自己沒賺到錢,還賠錢,但是我們所有的群眾有收入了,不用背井離鄉去賺錢,在家裏就能掙錢了。”

遠在韓國務工的張洋回到村裏幫助父母經營農家樂

  經過三四年的時間,改變的不僅僅是西河的面貌,也改變了西河老百姓的心。一個僅剩39人的“空心村”,現如今常住人口恢復到了320人。更多的人開始回鄉創業,享受與家人團聚的美好,一個個村民的臉上總是挂著笑,透著滿滿的幸福感。

  西河人心裏明鏡般地知道,西河的變化,與張思恩、張華這樣的鄉賢的奉獻是密不可分的。合作社成立至今,仍然秉持著所有參與者均分股分的原則,其固定資産達到了近一千萬元,品牌價值更是無法估量。對於張思恩他們的奉獻,村民們的態度也從起初的不理解,漸漸地轉變為了信任和感恩,“要是單獨從經濟的角度來説,很多人理解不了,連自己也不知道放棄北京的産業到底值不值。但看到村子在一天天變好,還是覺得很值的。其實我們回村子來就是做個榜樣,沒有多大能耐,更多是靠政府支持。但我們作為榜樣,可以一個人影響幾個人,幾個人影響整個村子。其實農民很質樸,你的真實他能夠感受到,也會跟著去學。我對鄉村發展還是有信心的,城市大了,很多城市病出來以後,鄉村就是未來的奢侈品,好的東西都會在鄉村。”

靜靜的西河陪伴著西河人度過春夏秋冬

西河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今天的西河村,能夠隨時隨地感受到經過幾百年曆史醞釀出的鄉土氣息,那是一種遠離塵囂的靜,是一種令人身心愉悅的凈。西河人用他們奉獻和奮鬥的故事告訴世人:鄉土味兒裏也能熏出新時尚。

  “老百姓只要笑了,他的日子肯定好過了。做美麗鄉村一定要追隨著農民的意願,一定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農村是什麼,農村就是泥巴的味道,我們就要那個鄉土的味道。”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