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革命老區精準扶貧:走出一條百姓歡迎路子

2018-01-18 21:28:1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章文君):整齊劃一的新房,規範有序的綠化道路,連排成片的光伏架佈滿山坡,讓人很難想像這裡是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革命老區安徽金寨縣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推進精準扶貧。

  1月17日,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記者一行來到安徽金寨縣白塔畈鎮。白塔畈鎮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北麓,其所屬的六安作為安徽省貧困人口最多、分佈面積最大、扶貧任務最重的地區,被國家列為全國14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為了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當地政府創新多種方式,推出精準扶貧“組合拳”,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百姓歡迎的脫貧路。

  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

金寨縣大數據平臺官網截圖

  打開金寨縣人民政府網站,可以看到“金寨縣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這樣一行字,點開連結,金寨縣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出現在眼前。據了解,這是金寨縣委、縣政府安排扶貧移民局牽頭開發的大數據平臺。

  這個大數據平臺積極將“互聯網+”引入扶貧工作,打通了財政、教育、民政等10多個部門之間的壁壘和障礙。利用該平臺可以實現對全縣貧困人口和預脫貧人口的對象分佈、致貧原因、健康狀況、教育程度等情況的全面分析,對精準貸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貧、衛生扶貧等涉及不同行業部門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進度進行了解和把控,從而提升新時期精準扶貧的效果。

  “造血式”扶貧引導農民增收

項衝村脫貧工作隊副隊長陳玉婷介紹扶貧有關情況。 攝影 章文君

  作為白塔畈鎮唯一的貧困村,項衝村的幫扶措施“種類繁多”。項衝村脫貧工作隊副隊長陳玉婷介紹説,“我們村裏立足通過發展産業和幫助就業,引導貧困戶增收脫貧;發展本土種植業、養殖産業,或者發展光伏産業。” 

  傳統“漫灌式”“輸血式”扶貧容易導致等靠要思想,當地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由“輸血式”轉變為“造血式”扶貧。陳玉婷説,“金寨縣和白塔畈鎮設立相關的産業獎補機制,比如有産業收入達3000元就獎勵農戶1000元,甚至養一頭豬,就獎勵500元。這樣的措施旨在提高貧困戶發展産業的積極性。”

  此外,確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是項衝村扶貧的一個亮點。陳玉婷舉例説,2017年開始實行幫扶幹部與農民簽訂農産品銷售協議,這是因為在山裏沒有銷售途徑,産品賣不掉,幫扶幹部就幫助農民銷售農産品。

  “農光互補”豐富農民收入

光伏産業園區

  光伏産業作為金寨縣脫貧引入的項目,旨在提高貧困戶收入。作為全國最早實行光伏扶貧的縣,通過參與光伏項目,當地農民可以將土地租給企業獲得租金,參與入股企業享受收益分紅,或者通過在園區就業等方式獲得穩定收益。

村民申術發接受記者採訪

  “我的家庭有六口人,以前有三、四畝田。目前土地流轉出去了,一畝地收益300元,一共一年1200元,我還是退伍軍人,享受一些國家政府補貼,現在依靠光伏發電項目,還獲得一些收益。”2016年脫貧的項衝村農民申術發,這樣向記者介紹自己的收入情況。

  據了解,白塔畈鎮建有五個光伏産業園 ,年發電量在7億度。白塔畈鎮黨委書記曾凡豪介紹説,“當前,金寨縣對貧困戶提供光伏入股分紅的政策為:每戶收取5000元股資,每戶每年分紅3000元,連續分紅4年,第5年將貧困戶5000元股金一次性返還給貧困戶。”

  當初為了推動光伏發電項目,村幹部沒少下功夫,陳玉婷説,“光伏産業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不願意參與,農民本身沒接觸過,不願意出錢。先是找到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後來讓百姓看見實惠了,再進一步擴張。”

  當地通過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將光伏發電與特色農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農光互補、綜合利用”的新路,有效探索貧困山區精準脫貧的路徑,取得了良好成效。曾凡豪説:“去年鎮上人均收入約1.1萬元,唯一的貧困村項衝村也在2017年摘掉了貧困帽。”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