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成效顯現 改革向縱深挺進——地方兩會代表委員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8-02-04 07:09:08|來源:新華網|編輯:靳松

  新華社上海2月3日電 題:階段性成效顯現改革向縱深挺進——地方兩會代表委員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王炳坤、王飛航、陽建

  受益於供給側改革,去年國內的鋼鐵和煤炭價格上漲,大批的原材料公司業績飄紅。近日閉幕的各地兩會上,代表委員們表示,在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供給側改革要向縱深挺進:從去除低質無效供給,向創造高品質可持續供給轉變。

  階段性成效顯現企業轉向“謀發展”

  2017年年初,國內三級螺紋鋼的價格在3500元/噸左右,而到年底時,一度突破5000元/噸,漲幅超過40%。原材料價格的回升,供給側改革是重要支撐因素。

  作為原材料工業大省,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遼寧清理“地條鋼”生産企業66戶,關閉退出小煤礦185處、化解産能1020萬噸,淘汰落後水泥産能422萬噸。

  根據湖南省兩會上公佈的數據,隨著落後産能的清退,去年該省原煤、鐵合金、十種有色金屬分別減産26%、11%和5%。

  在特大型鋼鐵企業鞍鋼,2017年集團內部的僵屍企業同比減虧15.64億元,減虧幅度近83%。整個集團去年實現利潤15億元,成為連續5年虧損後的首次盈利。

  “去掉了一批低效産能,為鞍鋼從‘保生存’向‘求發展’轉變騰出了空間。”遼寧省人大代表、鞍鋼集團總經理姚林説。

  在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遼寧省提出,2018年將緊抓供給側改革不放鬆,繼續依法依規引導企業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鞏固清理成果。

  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要實施減量重組、減量置換,退出煤炭過剩産能2300萬噸,提高煤炭先進産能佔比。

  政府強化制度供給為企業減負出實招

  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是供給側改革的要義,也是政府強化制度供給的重要體現。

  廣東省兩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除了“營改增”試點,去年廣東通過擴大售電側改革等措施,為企業減少電費支出約280億元。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今年廣東將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為企業新減負超過600億元。

  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是企業呼聲比較高的領域。上海財政部門統計顯示,經過持續的清理規範,非稅收入佔上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從2015年的12%降至2017年的11.5%,是全國這一指標最低的地區。

  “瞄準審批最少、收費最少等目標,今年上海還將推出一批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表示。

  稅費之外,為給企業“減負”,各地還在開動腦筋尋找新途徑。湖北省人大代表、駱駝集團總裁劉長來表示,為推動智慧製造,企業不斷投入鉅資,也希望各級政府給予相應的政策及資金支持。

  上海市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蔣穎表示,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政府需要整合原來分散的業務系統,不斷優化流程設計,化串聯為並聯,切實提升服務效能。

  做“減法”也做“加法”加快培育新動能

  實現高品質發展,從根本上説是要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所謂“不破不立”,在破除低質無效供給的同時,加快培育新動能,成為2018年地方工作的重心。

  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董事長王玉寶説,過去一年多時間裏,西山煤電相繼關閉了兩座煤礦,清退過剩産能190萬噸,分流安置職工3000余人。

  “煤礦雖然關了,但礦井和地面設施還在,我們計劃把關停的煤礦改造成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區。內容包括建設國家礦山公園,開發井下旅遊、培訓。以及建設煤炭業信息化服務中心,吸引煤炭行業的高新技術項目落戶。”王玉寶表示。

  位於長沙、株洲和湘潭接合部的清水塘,是湖南的重工業基地。由於污染嚴重,地方正在對區內企業進行搬遷。借助搬遷的機會,一些企業淘汰了原先高污染的油漆、噴塗等“雞肋”項目,轉而瞄準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煥發了新的生機。

  “絕不能把企業一搬了之、一關了之,變成一座空城。”湖南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長陽衛國説,供給側改革除了做“減法”,還要及時做“加法”,補充和導入新的企業和産業,實現高品質“騰籠換鳥”。

  安徽省政協委員朱衛東表示,推進供給側改革,要調存量、優增量“雙管齊下”,把傳統産業改造升級與培育新興産業結合起來,推動實體經濟穩中向好。

  原標題:階段性成效顯現 改革向縱深挺進——地方兩會代表委員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