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探訪遼河民俗非遺傳承:要傳承,先創新

2018-02-23 10:52:5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剪紙藝術非遺傳承人劉坤對錦州醫科大學的外國留學生現場教學 攝影:張亞東_副本_副本

剪紙藝術非遺傳承人劉坤對錦州醫科大學的外國留學生現場教學 攝影:張亞東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亞東 秦勝瑞 張捷):非物質文化遺産,對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來説,都是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文明遺跡,是與他人最為直觀明顯的區別,是其精神文明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隨著時過境遷,文化會因文明的各種變故而消亡,但幸運一點的會變成書上的記載描述,變成博物館裏的絕版珍藏。現代的中國社會日新月異,市場環境變化迅速,如何去保護傳承傳統民間文化是這個時代的難題。

  2018年農曆新年期間,記者們走訪了遼寧盤錦市的遼河民俗博物館。非遺傳承人李雪正在現場展示遼河民間的掐摺紙藝,她對記者開門見山説,如果傳承僅僅是遵循舊制,不求創新,只會被市場淘汰而消亡失傳:“因為我可能是受家庭影響,會了這門手藝,也可能是因為自己喜歡。但是現在很多手工藝者,非遺者面臨著手工藝失傳。這個技藝可能會消失。我的想法是,這個技藝要創新,要變化,適應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的想法。要跟一些事物配合好。如果我的這些手藝還停留在製作端午節的那些産品上,現在已經是沒有了。我覺得這個手藝特別好,然後如果真的失傳了,就真的沒有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採訪非物質文化遺産“掐紙”的傳承人李雪 攝影:張亞東_副本_副本

記者採訪非物質文化遺産“掐紙”的傳承人李雪 攝影:張亞東

  據李雪自我介紹説,她是李氏民間掐摺紙藝的第四代傳承人,這門手藝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以前家裏人都是以這手藝為生,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邊學一邊做,都是趁著端午節和農曆春節期間做一些燈籠或小葫蘆。後來,李雪去國外留學專門學習了設計課程,2001年回國後就開始專業從事傳統掐摺紙藝製作,從紙張材質研究、産品造型策劃等各方面大刀闊斧的改革。李雪認為,傳統文化的繼承保留必須以創新為基礎,有特殊性,會創新才能適應時代變化,帶來自身的發展壯大。李雪説:“你如何能讓更多人知道呢?就要想辦法變一下格式。手藝沒變,款式變了,適應現在的時代了。然後人們才會關注你。比如今天您關注我,那麼這個歷史它就是有傳承的。有人關注之後,歷史在哪?傳承在哪?我這麼一講就都知道了。所有很多時候我覺得你必須得創新。必須得適應時代,才能發展,才能傳承。”

  在民俗博物館內,記者還遇見了傳統遼河剪紙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劉坤,她也認為,傳統剪紙的手藝是種工具,作品的活力在於自身的設計。比如中國人喜歡全家團圓的感覺,她就把一家人的生肖元素全都設計在一張全家福剪紙上,受到客戶普遍歡迎。如此設計的一張剪紙能賣到千元以上,這其中費工夫的不是手藝而是這背後的設計。劉坤説:“我的剪紙的特點不但繼承了老一輩人幾代傳承下來的剪紙,還將現代化的創意融合到剪紙中,比如家鄉的鳥類、遼河風光,剪能為現實服務的作品,挖掘古代的中國故事和民間工匠精神。我就是一片熱心就想做好剪紙工作,傳承下去,我在學校教剪紙,還有老年大學和各個社區,有時候搞活動也去,還有外國人想學。我在家還免費收徒弟,誰願意學我都熱烈歡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李雪現場教學”掐紙”一下讓外國留學生們著了迷 攝影:張亞東_副本_副本

李雪現場教學“掐紙”一下讓外國留學生們著了迷 攝影:張亞東

  對於劉坤來説,傳統手藝不僅要在産品造型方面力求創新,教育培訓過程更應該是開放的,這才能在新時代社會中發揚和壯大。而作為傳統手藝産品重要的展示場所,博物館在傳承中所發揮的宣傳科普功能也不可忽視。

  遼河民俗博物館的管理人員杜東旭就對記者解釋説,以前我們對博物館的概念是一個靜態的産品或介紹,但現代的民俗博物館必須重視動態的過程,重視網絡傳播,通過傳承人的現場演示讓這些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重新動起來,活過來,這樣的創新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杜東旭説:“現在很多人對非遺的了解都不是特別清楚,比如説現有的東北大鼓、摺紙、皮影戲等一系列項目。我們通過不同渠道的宣傳途徑擴散出去,讓更多人來了解它、保護它。實際上傳承是我們延續原來老祖宗留給我們好的東西,但在創新的過程中我們又融合了一些新的理念、想法、思路。”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