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活在民間四百年 有婺劇才叫過大年

2018-02-23 18:09:2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

劇場後臺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肖):在浙江中部的婺州大地,幾乎所有在鄉間長大的孩子都有春節看婺劇的記憶,從八歲到八十歲,無不如此。被稱作“徽戲”活化石、京劇始祖的傳統婺劇,四百年來在浙、皖、贛三省交匯處農民演、農民看,繁盛至今,這不能不説是中國戲曲史上的一個特例。近日,記者走訪了有著62年曆史的蘭溪婺劇團,看一個專業婺劇院團如何引領市民和農民“春節看大戲”。 

  成立於1955年的蘭溪婺劇團,前身是民間“樂天共和”劇團,半個多世紀以來培養了許永芳、吳鳳花、黃志宏、方友高、陳曉峰、張向軍、潘麗娟、劉建暉等一批國家級中青年優秀藝術人才。該劇團演出的《百花公主》、《楊門女將》、《珍珠塔》、《畫眉》等劇目,一直是廣大婺劇戲迷心中的經典之作。為期十三天的婺劇春晚在大年初六拉開帷幕。演出前,記者在蘭溪劇院門口遇到了一名資深票友包國勤,“受父親的影響,我從小學就開始喜歡婺劇,後來有機會去到蘭溪市三合劇團學戲,後來還去義烏、東陽等地的婺劇團演了十多年的丑角。”這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和大多數老婺劇迷一樣,幾乎熟悉經典婺劇的所有劇情,“我每天在家裏都要開兩台電視,一台放電視劇家人看,一台放婺劇我自己看,我成功地影響了我兒子喜歡上了婺劇,但凡有演出就會帶他來看戲。” 

  明清時期,浙江金華、衢州地區水路發達,外地商人的涌入繁榮了這裡的經濟,也帶來了周邊各劇種的戲班,“京劇的前身是徽劇,京劇要尋找自己的祖宗,看來還要到婺劇中去找”,這是梅蘭芳先生曾經對婺劇的評價。早在徽班進京之前,徽戲早已流入浙江金華地區,成為婺劇的一支,我們今天所説的婺劇,則指的是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這也使得婺劇的曲調非常豐富。 

  浙中地區市場經濟的活力聞名全國,生活水準的提高、民間娛樂形式的日漸豐富也一度衝擊婺劇的發展,然而經過短暫的調整後,婺劇在金華及周邊地區的鄉村至今仍有頑強的生命力。“鑼鼓一響,老百姓就放下手裏的活兒,趕過來看戲,那個時候都是祠堂裏看戲,我們的很多戲迷都是從小看著婺劇長大的”,説起下鄉演出,老生出身的蘭溪市婺劇團團長劉建暉深有感觸,“結束了大年初六到初十在市區的五天演出後,我們要下鄉演出八天,屆時我們會搭建一個三百平左右的木制舞臺,從設備、演員和陣容都和劇院的級別幾乎接近,所以現在即便在農村也能看到品質不錯的婺劇演出。” “你看我們鄉下的這些農民,對婺劇的臺詞都會背了,為什麼還反復聽呢?就是喜歡它的韻味。這是戲曲和流行歌曲最大的區別,不是因為旋律背後的記憶喜歡它,而是喜歡它的韻味本身”,談到為什麼婺劇會在鄉間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蘭溪市政協副主席、婺劇評論家陳興兵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婺劇和京劇的聲腔韻有很多淵源與相近處,它們最大的不同,就是京劇在室內演,而婺劇在室外唱,因為在室外唱,所以婺劇聽起來粗獷、強烈、樸實。” 

  數百年來,幾百部婺劇劇目就是依靠文化水準不高的民間藝人口口相傳,既沒有劇本也沒有譜子。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老百姓對藝術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金華各縣市婺劇演出團體在演出水準和劇目排演方面,也不斷加大投入,推陳出新,蘭溪婺劇團這些年相繼編排了《李漁別傳》、《東海魂》、《笠翁傳奇》等富有地方和時代特色的新戲,相信這門紮根在民間和鄉村的傳統戲曲藝術,未來一定能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和天地。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