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水蓄水凈水的生態城

2018-02-26 18:14:36|來源:光明日報|編輯:楊玉國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能吸水蓄水凈水的生態城

——重慶悅來新城推進綠色發展倡導綠色生活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一場大雨過後,地處重慶兩江新區悅來新城的悅來小學運動場和學校周邊都沒有積水。學校在海綿城市改造過程中修建的雨水花臺和蓄水池,不僅能夠緩排屋面雨水、控制污染,還能對運動場周邊的雨水進行回收利用。

  重慶是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地區之一,兩江新區悅來新城是重慶海綿城市建設先行先試區域。兩年多的探索實踐讓倡導綠色生活的悅來新城形成了獨特個性。

  重慶依山而建、臨水而居,悅來利用這一地形特點,在山地上探索建設海綿城市,這在全國具有典型示範性。

  “試點區域具有階梯式地形特點,最大高差達到220米左右。”重慶悅來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楊平説,悅來新城利用山水生態空間足、雨急坡陡徑流快、土薄高濕持水難等特點,將新城分為3個大流域、6個子流域、28個雨水管理分區,形成“四山雙脊四十丘、千溪百湖匯兩江、半城山水滿城綠”的城市風貌,最大限度地保留地塊中的崖、溪、谷、岸等原有自然地貌,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就地處理的生態化技術,來設置各種可吸水的“海綿體”,構建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健全城市的蓄水細胞。

  這種雨水收集模式在悅來新城構成了一套生態系統:道路生物滯留帶收集相鄰車行道、人行道的徑流雨水;利用持水花園技術收集和處理上游生物滯留帶溢流傳輸的徑流雨水以及相鄰車行道、人行道的徑流雨水,雨水被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還能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即使面臨暴雨,也能保證路面沒有積水,雨水可就地消納。

  悅來新城區域內的道路、公園、建築等,現在都完成了以海綿城市理念為引領的整體規劃。悅來會展公園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接近85%,年污染物消減率超過54%,每年雨水回用量達7.5萬噸,可節約水費25萬元。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悅來新城還建立了雨洪智慧管控體系等信息化平臺,可以預測發佈警情,監管水環境情況,並對雨洪進行實時監測。

  “悅來新城既是海綿城市試點,也是國家級的生態城、智慧城試點,悅來新城一直按照現代城市功能體系和新發展理念一體規劃創建,積極探索海綿城市的綠色發展之路。”重慶悅來投資集團總經理熊寄然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充分肯定了悅來新城立足重慶山城特色、山地特點,積極探索山地海綿城市解決方案的做法,認為悅來為我國新城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和啟示。

  在悅來新城會展公園,山頂上有一幢公共建築的屋頂分佈著十幾個大小不一的花園。“這些花園能夠吸納部分降雨,而其他的雨水則通過屋頂和樓面的各種收集管網統一匯集到大樓旁的雨水收集池。雨水經沉沙過濾後,可以用來進行植物澆灌。”楊平説。

  綠色屋頂、透水鋪裝、雨水收集,現在已成為悅來新城的標配。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在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在悅來新城18.67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所有新開工項目將全部納入海綿指標和技術。未來3年,這裡將形成10個城市公園、6個綠廊、2個綠島、2個廣場,城市集中供能面積將達到100萬平方米,新建停車位充電樁比例達10%,城市綠化率45%,污水收集處理率、環境噪音達標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新建綠色建築比例均達100%,使悅來真正成為具有吸水、蓄水、凈水和釋水功能的綠色之城。

  “隨著嘉陵江、張家溪和後河這‘一江兩河’綜合整治修復工程的逐步落地,悅來海綿城市建設的亮點將會更加凸顯。”熊寄然説,未來的悅來,既是休閒宜居之地,又是生態文明之城,既有商業佈局更有生態持守,將處處洋溢著綠色發展的新活力。

  《光明日報》( 2018年02月26日 11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