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新春走基層】指尖酥油花 藏族農民致富花

2018-02-28 12:01:01|來源:光明網|編輯:楊磊

  “像漢族百姓貼春聯、剪紙一樣,藏族百姓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備上酥油花。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短短20來天,銷售收入已有5萬多元。”西藏自治區級“酥油花”非遺傳承人次仁説。

  在西藏拉薩市八廓街夏薩蘇居委會的一個大院內,次仁和同村11名手工藝人租了一間房作為臨時作坊。只見觸手即溶的酥油在他們靈巧的手中,不一會兒工夫就被捏塑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酥油花又稱“油塑藝術”,是藏族古老藝術之一,以酥油為材料,捏製成佛像、人物、花卉樹木、飛禽走獸等,形態逼真,惟妙惟肖,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和觀賞價值。作為供奉品,酥油花在藏區寺廟十分常見。逢年過節,也是藏族百姓採購的“年貨”之一。

  “酥油塑型要在冰水裏完成,溫度高了就會融化。”在次仁的作坊裏,手工藝人盤腿坐在藏式卡墊上,面前放著一個冰水盆,一天七到八個小時的工作,他們的手被凍得通紅通紅。望著絡繹不絕前來購買酥油花的人們,次仁和他的同伴心裏感到溫暖、幸福。“我們每年都要來拉薩做酥油花,收入十分可觀。”次仁説。

  次仁的家鄉日喀則仁布縣康雄鄉是聞名西藏的“酥油花之鄉”,已有400多年曆史。20年前,世代務農的次仁愛上了製作酥油花。那時,在旁人眼中他“不務正業”。隨著西藏經濟的發展,政府不僅日益重視對“酥油花”傳統藝術的傳承、保護,還將之作為一項産業大力扶持。2013年,次仁被西藏自治區政府列為“酥油花”非遺項目傳承人,在他的帶動下,貢巴能村18戶精準扶貧貧困戶中,就有13戶人家通過製作酥油花走上增收致富路。

  30歲出頭的巴桑是次仁製作酥油花團隊中家境較貧困的一個,一家四口指著5畝多地過日子,一年到頭除了吃飽飯,沒有任何積蓄。2012年,次仁手把手地教他製作酥油花,當年他就憑著這門手藝增收8000多元。隨著巴桑製作酥油花的技藝日漸精進,鄉里鄉親和寺廟請他的人越來越多,2016年他終於摘下了“貧困帽”。

  酥油花技藝不僅得到了很好的傳承、發展,還成了仁布縣重點特色扶貧産業。為此,全縣註冊了“康雄酥油花”商標,組建了酥油花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每年都定期舉辦酥油花文化節,並進行酥油花製作技藝比賽,甚至將酥油花製作搬進了課堂。

  “酥油花,是開在我們農民心中的幸福花!”曾經的貧困戶巴桑説。目前,康雄鄉從事酥油花製作的手工藝人達300余人,拉薩市場上酥油花有四成來自仁布縣,年産值超過300萬元,“康雄鄉酥油花製作技藝”已納入第四批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光明日報記者 尕瑪多吉)

  《光明日報》( 2018年02月28日 08版)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