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追思中昇華家國情懷

2018-04-05 10:19:10|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楊磊

在清明追思中昇華家國情懷

(圖片來源:新華社)

  清明,今又清明。

  對於在傳統文化裏浸潤數千年的炎黃子孫而言,這是一個追思懷遠的時節。無論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還是“淚血染成紅杜鵑”,清明祭祖、慎終追遠,成為中國人代代傳承的文化底色。在這個時間節點,祭奠是一種禮敬、懷念,更是一種情感昇華。

  清明節,不僅是祭祀祖先的節日,也是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走進烈士陵園、走進紀念場所、走進戰場遺址,向那些在民族危亡之際挺身而出、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致以深切的緬懷。今天,我們開展祭奠英烈活動,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對為國捐軀的英烈們的告慰,是對生命的由衷敬重。

  從“家”層面上的祭奠祖先,到“國”層面上的緬懷先烈,于家——清明是綠葉對根的一種眷戀,于國——清明是家國情懷的一種體現。

  巍巍鍾山下,風華正茂的青年為守護家國夢想、為完成革命事業無畏無懼,在青春鼎盛的年華慷慨赴死——他們的名字叫雨花英烈。他們原本只是普通百姓,也曾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為人兄妹,他們中有人放棄了“鴉飛不過的田産”,有人背離了“自小熟悉的階級”,本應順風順水者偏向荊棘而行,他們意志堅定、捨生忘死。

  血色飛揚的的青春之歌,已經化作千巒萬壑的松濤和鳴,透過歷史的硝煙,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充滿理想激情和遠大抱負的青年,為國從容赴死的悲壯豪邁。這樣的家國情懷代代流淌,綿延不止,凝聚成巋然不倒的民族精神。

  那些平凡而偉大的青年,有著保家衛國的赤誠之心,血液裏流淌著的是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厚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全體中華兒女不斷砥礪前行。

  68年前,近20萬名志願軍戰士,留下“保家衛國”那句承諾,義無反顧地用血肉之軀把祖國護衛在身後,把炮火擋在國門之外。他們在異國疆場悲壯地倒下,換來的是祖國的尊嚴,多少將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長眠在了異國他鄉。“公辭六十載,今夕且當歸”,清明節前夕,第五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榮歸故里。“山河無恙,接您回家”,無數青年網友在網上深情留言,正是濃厚家國情懷激發起的強烈共鳴。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站在歷史的肩膀上回望,看到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艱難歲月,我們更能理解有國才有家的深刻道理,更加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肩上扛起“小家”,心中才會裝下“大國”。今天,我們緬懷先輩英烈,不只是擺一束花、鞠一個躬,而是用祭奠親人一樣的虔誠和真心去緬懷,有著濃濃的血脈親情,也浸透著深深地家國情懷。(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李群)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