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經濟體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新的里程碑

2018-06-01 17:30:59|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編輯:趙春曉

  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作為馬克思主義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呈現出一條清晰的線索,在理論和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如何準確理解和把握“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里程碑意義,在實踐中自覺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構建,已經成為擺在理論界和實務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人類社會形態演進是生産力-生産方式-生産關係協同變革的過程

  1883年3月14日,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在倫敦逝世。作為對馬克思一生的總結,恩格斯指出:“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産,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1恩格斯的這段話闡明瞭唯物史觀的核心。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要研究“生産方式及其與之相適應的生産關係”。

  人類社會形態的演進,既是生産力水準提升飛躍的過程,還是生産方式不斷變革的過程,同時也是生産關係持續革命的過程。在這三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對人類社會形態進行階段劃分時,都曾進行了精闢的論述。在生産力層面,馬克思指出,“機械性的勞動資料(其總和可稱為生産的骨骼系統和肌肉系統)比只是充當勞動對象的容器的勞動資料(如管、桶、籃、罐等,其總和一般可稱為生産的脈管系統)更能顯示一個社會生産時代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特徵。”2而勞動資料或勞動工具則是區分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重要標誌之一,“各种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産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産,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産。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3馬克思按照勞動資料或勞動工具的標準,把人類社會的發展依次稱之為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大機器時代。

  在生産方式層面,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中指出,“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産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4這表明,人類社會形態演變將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然經濟形態,第二個階段是商品經濟形態,而第三個階段則是共産主義社會的産品經濟形態。在自然經濟階段,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直接結合,勞動者在經濟上自給自足。在商品經濟階段,勞動者與生産資料通過商品和貨幣關係間接結合起來,私人勞動還必須通過市場這一仲介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産品經濟形態是對自然經濟形態的否定之否定,勞動者與生産資料在新的意義上直接結合,私人勞動從一開始就直接成為社會勞動,商品貨幣關係和市場載體都將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有計劃按比例”配置勞動者和生産資料的新型生産方式。

  在生産關係層面,馬克思指出,“大體説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産階級的生産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5在這裡,馬克思認為“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一般要經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以及未來社會五個階段,進行這種劃分的主要依據是各個社會的生産關係差異特別是生産資料所有制的差異。

  二、中國共産黨向來重視推動體系化的改革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源於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指明瞭正確前進方向。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向來重視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出發,把生産力、生産方式和生産關係作為一個體系化的整體進行改革,從而在實踐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座又一座的里程碑。

  1. 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里程碑:一化三改造

  新中國成立後,擺在中國共産黨面前的是一個經歷常年戰亂、千瘡百孔的國民經濟局面,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經濟恢復和發展,儘快地建立起社會主義國民經濟體系,成為過渡時期的中心工作任務。1953年,我國確立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即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也被概括為“一化三改造”。

  過渡時期總路線擁有十分清晰的理論依據。社會形態的演進和變革,是生産方式和生産關係的協調統一,不可能僅僅變革生産資料所有制或者僅僅變革生産方式。毛澤東高度重視過渡時期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協同作用,在《農業合作化報告》第七部分中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這些同志不知道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不能離開農業合作化而孤立地進行的。什麼原因呢?......社會主義工業化一個最重要的部門——重工業,它的拖拉機生産、它的其他農業機器的生産、它的化肥生産、它的供農業使用的現代運輸工具的生産、它的供農業使用的煤油和電力的生産等等,所有這些,只有農業已經形成了合作社的大規模經營的基礎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6

  工業化是國民經濟中生産方式的革命性變革,是勞動力與生産資料配置方式的顛覆性變化,而農業集體化屬於調整農業生産資料所有制的生産關係變革,如何處理這兩者的關係,毛澤東特別強調:“在農業方面,在我國的條件下 ( 在資本主義國家內是使農業資本主義化) ,則必須先有合作化,然後才能使用大機器。由此可見,我們對於工業和農業、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和社會主義農業改造這樣兩件事,決不可以分割起來和互相孤立起來去看,決不可以只強調一方面,減弱另一方面。”7不難看出,毛澤東是從“體系”和“系統”的視角來看待工業化和農業合作化運動的,而不是僅僅從部門技術變革或生産資料所有制改革兩個獨立的方面考慮問題的。這種體系化的思維方式集中體現在:以促進生産力發展為出發點,既從生産方式(一般)視角改變勞動力和生産資料的配置方式,又從生産方式(特殊)視角調整生産資料所有制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收入分配關係,兩方面服從於生産力發展的根本目標。

  把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統一起來,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標誌著中國共産黨及理論界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結合起來,提出了構建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理論任務。

  2.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理論里程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我國改革開放是生産方式和生産關係協同變革的經典案例。市場和計劃都屬於資源配置方式,而資源配置方式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如何合理地配置勞動力和生産資料,因此,可以將市場和計劃理解為宏觀層面上的生産方式。而生産關係的變革,就是要改變計劃産品體制下僵化的所有制結構,促進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內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方面,1978年以來,我們逐步堅定了商品化和市場化的改革取向,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社會主義經濟要“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突破了市場經濟這一理論和實踐“禁區”。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第一次突破了商品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對立,徹底轉變了長期以來對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認識。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水準的不斷提高,“商品經濟”作為理論概念已經不能很好地指導我國經濟建設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實踐活動迫切要求理論上進一步突破創新。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2年,黨的十六大又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

  另一方面,所有制層面的改革幾乎是與市場體制改革同步啟動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掀起了所有制改革的序幕,以人民公社為基礎的土地集體所有制逐步轉變為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農民獲得了更大的經營自由,形成了充滿活力的生産主體和消費單元。從1984年起,城市國企改革也逐步展開,大量非公有制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頑強地生存下來,而國有企業也在市場大潮的洗禮中實現了優勝劣汰,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兩方面的蓬勃發展,極大地充實了市場的微觀主體,促進了市場競爭,為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機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在理論上解決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世界性難題,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學理基礎。生産方式和生産關係的協同調整,為我國生産力在改革開放以來的躍升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體制動力,由此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里程碑。

  三、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體系化發展

  伴隨著生産力水準的提高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社會形態演進的步伐不斷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在運行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迫切需要在實踐中加以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進一步發展,也迫切需要在理論上取得突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最新實踐相結合,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如何準確理解和把握“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深刻內涵,在實踐中自覺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構建,已經成為擺在理論界和實務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向現代化經濟體系演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之一。作為商品經濟形態的實現形式,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商品貨幣關係和市場載體對勞動者和生産資料進行配置,進而展開物質資料生産活動。社會形態是生産力、生産方式和生産關係三者的統一,生産力是指一般意義上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的結合方式,而生産關係是指在特定的生産資料所有制條件下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的結合方式。因此,要實現市場經濟體制向現代經濟體系的飛躍,就必須推動生産方式在一般和特殊雙重層面上的演進。

  1.生産力層面:深刻領會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技術走向

  勞動者和生産資料是生産力的兩個要素,僅從生産力自身來説,要提高生産力發展水準,無非從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生産資料品質兩個方面著手。從勞動者素質來看,我國目前勞動者素質呈現出結構性失衡狀況,主要表現在高端人才和基層技術工人的雙重短缺,這就需要我們轉變教育發展思路,在培育科技精英的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既要集中優勢資源推動少數重點高校、科研院所、拔尖學科的發展,又要從根本上轉變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觀念,塑造規模化、專業化的技術工人隊伍。

  從生産資料品質來看,當前新科技革命的本質仍然是知識革命、信息革命,其核心特徵是知識、技術和信息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産資料。從引導社會形態發展的角度來看,商品貨幣關係的存在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內在根源在於人類無法掌控供給、需求的準確信息,只能通過市場試錯的方式交換私人勞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一旦知識和信息真正成為公共産品,人類可以在共享知識和信息的條件下逐步縮小市場作用的範圍,從而把社會形態推向更高的層次。為此,應突破製造業、服務業的二元思維,堅定不移地推動工業信息化、農業信息化,適應和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方向,提高掌控市場和管理企業的信息處理能力。

  2.生産方式層面:通過多種途徑優化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的配置

  從生産方式的演進方向來看,要通過多種途徑優化勞動者與生産資料的配置。改善産業結構,處理好勞動者和生産資料在産業間的配置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構建以實體經濟、現代金融、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源為核心的現代産業體系。在這其中,需要著重處理好實體經濟與現代金融、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源兩對關係。一方面,需要在實體經濟部門和虛擬經濟部門合理配置勞動力和生産資料,既要鼓勵現代金融業態發展,又要抑制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並推動更多的資源進入實體經濟,夯實國民經濟基礎。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科技創新和勞動就業的辯證關係,既要促進資源流向高技術含量、高投入産出效率的研發領域,但又不能因此弱化勞動就業工作,可通過發展“高品質勞動密集型”産業,協調兩者關係。

  統籌城鄉關係,處理好勞動者和生産資料在城市和農村之間的配置問題。經濟現代化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就是分割的城鄉二元結構轉變為城鄉一體化的過程。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流動,是這一過程中不可逆轉的事實,而生産資料伴隨著勞動力向城市無序流動,必然造成農村的凋敝。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不僅是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過程,同時也應推動特定生産資料向農村流動,特別是需要鼓勵技術、農業人才和資金向農村流動,與此同時落實土地集體所有制和規模化經營,在更高層面上整合農業生産的各種要素,全面推動農村振興。

  協調區域發展,處理好勞動者和生産資料在區域之間的配置問題。區域是勞動力和生産資料的空間載體,勞動力和生産資料都需要在區域上落地才能展開生産活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本質上也是一個現代化的區域發展佈局。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頒布了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從早期的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到2010年後涉及所有省份的各种經濟區劃和區域戰略,“十三五”時期,我國著重打造京津冀大經濟區和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大經濟區的發展目標是建設成為融經濟、政治、文化為一體的首都特區,而長江經濟帶則是要建設成為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並重的跨區域協調經濟帶。

  推動全面開放,處理好勞動者和生産資料在國內和國外的配置問題。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系,勞動力和生産資料應在國內國外協調配置。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要把國內産能過剩、缺乏資源的産業向“一帶一路”國家轉移,更重要的是推動人才、技術和資金走出去,實現全球視野的最優配置,創造雙贏的投資局面,引領世界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

  3.生産關係層面:加強公有制經濟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引領帶動

  從生産關係的改革路徑來看,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加強公有制經濟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積極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公有制經濟控制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部門,提供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和戰略性高新技術,能夠有效地保護和發展社會整體利益。與此同時,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通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調動各類經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競爭性的市場環境,積極有效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

  (作者:王立勝 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註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374-375頁。

  [2]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204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0頁。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頁。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頁。

  [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五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248頁。

  [7]《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五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249頁。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