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7週年丨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和命脈

2018-06-29 20:09:04|來源:中國軍網|編輯:楊玉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和命脈

  ——寫在中國共産黨成立97週年之際

  ■祝靈君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歸根結底是由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邏輯、政治邏輯和實踐邏輯所決定的,對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在邏輯統一性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只有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充滿希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黨的領導

  從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歷史看,共産黨與社會主義水乳交融,不可分離。離開了共産黨,社會主義就不能稱其為社會主義;離開了對共産主義的信仰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共産黨就不能稱其為共産黨。從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看,中國社會遭遇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遭遇了被帝國主義欺淩、羞辱的過程,人民顛沛流離、國家四分五裂。為救國救民,無數仁人志士在探尋中國走向獨立富強的道路中有過很多設計,但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中國共産黨才真正肩負起帶領人民謀求獨立、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中國共産黨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帶領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經歷了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開啟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追趕上時代發展。中國共産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為奮鬥目標,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理論和實踐都十分先進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才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才有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相反,如果弱化或放棄黨的領導,中國社會就會陷入災難,中國人民接續奮鬥取得的偉大成就將會毀於一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的領導

  在當代中國,黨的命運和社會主義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黨興則社會主義興,黨強則社會主義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如,我們黨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經濟制度,從經濟基礎上實現了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這正是中國共産黨的重要使命。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共産黨是一個大黨,大黨治理社會主義大國,首先需要一個有權威的黨中央,能夠從全局角度觀察問題、做出決策,並全面深入地加以落實。大黨治理社會主義大國,必須善於綜合協調、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有效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等。大黨治理社會主義大國,必須匯聚有限的資源和力量,集中力量解決黨和國家、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由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難事、好事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中國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就取得了西方發達國家需要幾百年才取得的發展成就。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只有共産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能取得成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成為現實。

  黨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

  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先進的理論指導,由先進分子組成,擁有遠大理想和崇高奮鬥目標,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時期,伴隨著馬克思主義先進性日益體現,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最終在革命聯盟、本階級和群眾運動中掌握領導權,成為“無産者的階級聯合的最高形式”;執政以後,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國家政權發生聯繫,同無産階級的其他組織如工會、青年組織、婦女組織以及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等組織發生聯繫,正確處理黨和國家機關以及與非黨組織的關係就成為無産階級專政的重要內容。在當代中國,沒有什麼政治力量高於中國共産黨,黨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然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敲鑼打鼓、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在實現“兩個階段性目標”的新長征路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特別是如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整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這些都需要黨謀篇佈局、把握方向、化解矛盾、狠抓落實。從外部環境看,中國正在邁入由“富起來”走向“強起來”新的歷史征程,全國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聚積新的力量再出發。中國的影響力越大,世界就會越關注中國。應該説,當前及今後我國和平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嚴峻複雜,一些國際因素還可能演變為局部的安全問題,影響中國國家總體安全。面對這些挑戰,中國必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與世界各國一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要成功實現這一目標,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黨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變成應對一切外部和內部矛盾、風險和挑戰的“定海神針”。當今世界,國與國的競爭既是實力的競爭,更是政治制度的競爭,也可以説是國家組織力量的競爭。中國共産黨既是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也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領導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之所以開創新局、譜寫新篇,最根本的在於堅持了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的十九大將“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寫入黨章,進一步強調了“黨是領導一切的”這個本質性規定。

  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指黨對治國理政各項工作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果斷地把黨的領導和治國理政各項工作有機統一起來,把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結合起來。因此,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政治、文化、軍隊、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對內政、外交、國防、民族等工作,對國家立法、行政、司法、監察機關的工作,對經濟、文化、社會、群團等組織和黨外群眾工作進行領導,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協調行動、增強合力,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強調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親自指導並提出工作方向。比如,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2014年4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建立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的意見》等,進一步明確了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地位作用和運行方式;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辦好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的領導權”;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黨章明確了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等等。

  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指黨對全體人民的領導。黨來自群眾,又必須回到群眾中去,黨群關係是同心圓。其中,黨是同心圓的圓心,體現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一致性,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越是能通過千百條線索同人民群眾聯繫起來,越是能貫通最後“一公里”,越容易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增強組織力和領導力。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