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些方面不斷踐行新思想

2018-07-19 15:27: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春曉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這實現了黨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目前我們全黨面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那麼,我們應怎樣在基層的實際工作中落實好這一思想呢?應該從哪些方面不斷踐行新思想呢?筆者認為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必須時刻不忘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堅持“四個自信”的教育

  廣大人民群眾是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實踐者,因此他們了解中國、了解歷史,最能體會中國革命的真諦;他們對黨、對革命、對社會主義始終懷有真摯的感情。這是幫助他們掌握這一新思想的天然條件和優勢。但對於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有所忽略,以致于在某種程度上,社會主義思想失去了其應有的光輝。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把握社會主義方向的重要性,多次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而是科學社會主義,多次強調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自信”,多次強調“不忘初心”,多次強調決不能走上“邪路”。十九大上,他更是有針對性地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應該説,這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我們必須反復向廣大人民群眾宣講,時時昭示,並身體力行,帶領人民群眾入心入腦,並且落實于行動。

  在進行黨和國家機構和體制改革時,特別要落實加強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一切偉大成就,無不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結果。反之,我們所發生的一切偏差,出現的一切問題,很多都是忽視乃至削弱黨的領導的結果。十九大報告的總要求就開宗明義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並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這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目的和根本原則。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在黨的全面領導之下。我們要發揚共産黨員堅持原則的精神,善於鬥爭,敢於鬥爭,在堅持黨的領導方面保持充分自信,不回避退讓,明確反對有意無意削弱黨的領導的行為,對沒有前提地搞黨政分開的思想和行為保持清醒的認識。

  在強化黨的建設上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始終勇於面對重大風險的考驗和黨記憶體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品格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我們在一定意義上奪回了丟失的陣地,剷除了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利益集團,把走彎了的路調直,“校正了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的航向”,使黨經受了革命性鍛造。不過,我們現在決不能對取得的成績感到滿足。反腐的問題,黨建的問題,我們永遠“在路上”。因此,在今後的改革中,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完善一系列制度,建立一系列更嚴格的規矩,並以空前的監督力度,保證這些規矩的落實,以使黨內再不能出現那些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腐敗現象,保持黨的良好形象;也再不能出現“黨不管黨”、黨建缺失、黨的觀念淡薄、組織渙散、紀律鬆弛、領導弱化等現象。

  在經濟上,堅持新發展理念,走新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經濟領域學習和引進了西方的許多先進理念和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就是市場經濟與市場機制,以及私有制經濟成分在社會領域的確立與發展。而這又必然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包括私有觀念、個人主義等多元思想的激蕩和傳播。但在十八大之後,我黨同時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發揮公有制在經濟上的主導作用,等等。實踐證明,這些是完全正確的,是我們在經濟領域既堅持正確方向、又保持較快發展速度,既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又較快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正確道路。我們在今後必須認準這個正確路子,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既堅持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抵制全盤私有化歪風,又繼續支持和鼓勵私有制經濟的發展,聚精會神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斷促進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鋻於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的工作就必須圍繞解決這個矛盾發力。黨中央已經非常明確地指出了這個方向,因此,我們要更好地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為此,除了要在人民群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外,還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參與社會生活、參與管理的權力,真正形成民主治理。而這兩個方面也是相輔相成的,有更多的管理參與,更有助於制定和落實“成果共享”的政策,保證分配的進一步公平;分配的進一步公平,又有助於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人民群眾成為了社會生活主體,“以人民為中心”才能不是一句空話,這也構成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

  不斷加強黨的領導,並全面從嚴治黨;深入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這些舉措,既保證了無産階級政權不變色,又糾正和避免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種種“左”的思想和做法;既避免了完全照搬資本主義而走上“邪路”的種種潛在問題,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永遠朝氣蓬勃地向前發展。這一思想的重大世界意義,根本在於它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路徑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既是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偉力所在,也是廣大基層領導幹部需要不斷學習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精髓。

  (作者: 劉熙瑞 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導)

  (稿件來源:人民論壇網)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