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有一種友誼,叫做“中國與非洲”

2018-07-25 13:52:5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中國與非洲雖然相距萬里,但中非傳統友誼+命運共同體把彼此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種全天候的友誼首先體現在高層走親戚般的互訪上。目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訪問南非,此前他已訪問了塞內加爾、盧旺達,這也是習主席5年來第四次訪問非洲。

  同樣,非洲領導人也紛紛來華訪問。今年3月,全國兩會閉幕後短短半個月內,先後有喀麥隆、納米比亞和津巴布韋3個非洲國家的總統陸續訪華。某種意義上,今年也是中國外交“非洲年”。9月,北京將迎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屆時,中國將與50多個非洲國家領導人一起規劃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非洲發展對接的藍圖,續寫中非友誼和發展新篇章。

  中非友誼不一般。這可以回溯到近現代以來,中非人民在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反帝反殖鬥爭中相互支持,體現在近年來在有關南海爭端以及“一個中國”原則上,非洲國家對中國核心利益的堅定支持。同樣,中國也在二十國集團以及國際舞臺上不斷為非洲的發展鼓與呼。自1990年以來,每逢新年伊始,中國外長首訪目的地都是非洲,這份堅持了近30年的外交傳統體現的就是中非相互支持。

  中非友誼的核心是“平等互利”與“發展共贏”。“中非合作論壇”為每三年一次的部長級會議,在中國-非洲之間輪流召開,它體現的就是“平等”和“共同”參與的精神。現實中,中國對非洲提供的發展援助,不附加任何條件,體現的更是一份尊重。中國市場向非洲國家越來越多的商品開放,幫助非洲國家修路架橋提高基礎設施水準、建設工業園區以提升非洲國家的工業化水準等等,這些均體現了“發展共贏”的理念精髓。

  中非友誼的突出表現就是艱難時刻的患難與共。如同一對朋友、伴侶或夫妻,同享歡樂容易,但能共度時艱才能體現真愛和真情。唯有在艱難時刻的攜手和不離不棄,才最能體現出友誼的濃度和深度。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當2008年5月及2010年4月中國汶川、玉樹等地先後發生重大地震災難,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國力並不富裕的非洲國家卻踴躍向中方捐款。比如,長期貧困落後、僅有101萬人口的非洲中西部小國赤道幾內亞就捐款100萬歐元,錢雖不多,卻相當於每位國民捐出1歐元。

  同樣,非洲人民也不會忘記,當非洲國家遭遇饑荒和疫情的衝擊時,總有中國火速伸出援手,與他們攜手渡過難關。如2011年夏,索馬裡等非洲之角國家和地區遭受嚴重旱災時,中國在短時間內兩次宣佈向受災國家提供總計4.432億元人民幣的緊急糧食和現匯援助。

  2014年3月,當幾內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等西非國家爆發埃博拉疫情後,中國先後分四批提供了總計達7.5億元人民幣的援助物資和資金。中國駐疫區國家的醫療隊沒有抽身逃離,而是選擇堅守當地、與非洲朋友共患難,共同抗擊疫情。在疫情肆虐的高峰時期,在疫區工作的中國專家和醫護人員多達700人次。塞拉利昂外交部長高度讚揚中國的幫助是在災難時期顯示出的“真正友誼”。

  歷經歲月的洗禮和風雨的考驗,中非友誼愈發堅實厚重。今天,中非合作又將在“一帶一路”倡議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下,跨上新的歷史征程。在目前國際形勢時刻演變,特別是各種“本國利益第一”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非之間的這種患難與共的友誼更彌足珍貴,也必須加倍珍惜。

  (國際銳評特約評論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賀文萍)

標簽:國際銳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