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青島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不斷擴大開放並取得斐然成就的縮影。圖為青島棧橋。新華社發
河北廊坊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操作機器人。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砥礪奮進,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今天,隨著改革開放全面深化,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1.理論創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指南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沒有思想上的不斷解放,沒有理論上的不斷創新,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接續推進。事實上,改革開放就是思想大解放的産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重新樹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而推動了思想的不斷解放,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順利啟動,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馬克思主義沒有窮盡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40年來,在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得出新結論、發展新境界,不斷推動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系列根本性時代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政治膽識和理論勇氣,不斷進行深入思考和科學回答,先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些理論成果指引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被推進到一個又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實現了“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
改革開放永無終點,解放思想沒有盡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如火如荼,對解放思想和創新理論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也為其奠定了新的實踐基礎。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以更加非凡的膽略和更加無畏的勇氣,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在解決現實問題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始終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頭腦、指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促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良性互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2.實踐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經驗
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改革開放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可以搬用和借鑒,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探索中把握規律、獲得真知、積累經驗,並將其運用於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從而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摸著石頭過河不是瞻前顧後、裹足不前,而是探索創新、開拓進取。通過統籌謀劃、全盤考慮,適時將人民群眾的新實踐新創造納入改革開放頂層設計,邊摸索邊總結,及時複製推廣成功經驗,確保改革開放蹄疾步穩。40年來,從農村經濟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創辦經濟特區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貿易體制改革、監察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等,每一項重大改革都是從試點試驗起步的,都從實踐探索中獲得了大量的經驗和智慧,總結了科學的方案和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産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正是通過投石問路、摸著石頭過河,正是借助這些經驗和真知,改革開放舉措的針對性和成功率得到極大提高,盲目性和錯誤率有效減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從而得以大大加快。
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艱巨任務,要更加注重實踐探索,繼續鼓勵大膽地闖、大膽地試,通過實踐探索把握更多真知和規律,增強對改革開放的全局掌控力和系統運籌力。同時,要更加注重對改革開放的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將具體實踐探索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通盤考慮,增強實踐探索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將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3.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保障
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的共同事業,也是一項長期、艱巨而繁重的事業。只有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先進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破除制約生産力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才能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
改革開放就是要改變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體制機制。立足中國國情,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緊緊抓住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問題,廣泛借鑒和吸收古今中外有益的文明成果,深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破立並舉、放管服結合,逐步探索、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推進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使中國社會不僅生機勃發、激情四射,而且秩序井然、運行高效,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前進。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所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繼續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處理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係,唱好放管服改革的重頭戲,全面深化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堅決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清除妨礙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充分激活市場和社會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活力,凝聚起激情奮進、意氣風發的強大改革開放氣場,開創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4.全面深化改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開闢新的境界
改革開放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動力。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經濟領域到政治及其他領域,改革開放在不斷克服阻力和困難中穩紮穩打、逐步推進。不僅破除了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而且調動了億萬人民群眾參與改革開放的積極性,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不竭動力,不斷將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卓越非凡的智慧和壯士斷腕的勇氣,持續攻堅,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壓茬拓展。從國有企業改革到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突破,主要領域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框架基本確立,1500多項改革舉措全面推進,多點突破、以點帶面,向中心聚焦、向深處發力,不斷培育改革開放新動能,為改革開放注入新動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改革開放是循序漸進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要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既要敢於突破又要穩紮穩打,勇於向頑瘴痼疾開刀,敢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更加妥善處理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加注重謀劃局部性、階段性、個別性改革,把控好改革開放全局,協同推進各領域各環節改革,“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不斷激活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匯聚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推動改革開放朝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
(作者:楊值珍、張忠家,均係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