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稻花香裏慶豐收是我們的傳統

2018-09-13 10:00:12|來源:光明日報|編輯:楊磊

  【喜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稻花香裏説豐年”人們耳熟能詳,“稻花香裏慶豐收”則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

  “中華文明最基本的特徵就是農耕文化。”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説,“中國有慶豐收的傳統,最集中的體現就是每年一度的過年。歷史上的年,是在每年秋收後的十月。”“年”字最早的寫法是一個人背負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莊稼成熟。秦朝和漢初,都以每年十月初一為歲首,過年之時正適合慶祝豐收。漢武帝太初元年改“太初歷”,正月初一為歲首,延續至今。“漢武帝之後,過年時與收穫時相去較遠,過年慶祝豐收的意味就逐漸淡化了。”苑利説。

  民以食為天。對農事的重視貫穿于整個中國傳統社會,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如此。

  雖然漢武帝之後,農曆新年與慶祝豐收的關係不再密切。但據民俗資料顯示,在農曆十月前後舉行慶祝豐收的儀式,至今還存在於我國部分地區和民族。比如十成節,流行于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及越南,是漢族部分地區和族群(如部分地區的客家人、潮汕人)、壯族、彝族、哈尼族、京族、苗族等民族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

  在廣西大部分地區,十成節有上千年曆史,是當地最主要的節日之一。在南寧吳圩鎮周村,每年的豐收節在外子女都會回老家。當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做糍粑送給客人。中午,大家一邊聚餐,一邊談論豐收景象。到了晚上,青年男女通宵達旦狂歡,進行山歌對唱。在桂林陽朔普益鄉留公村,十成節也稱為十月香,大家會舉行拜祭儀式,表演舞龍、舞獅、戲曲、秧歌等。

  在潮汕地區,十成節在農曆十月十五日,人們在當天不能煮生米,而是用米筒裝滿白米,貼一圈紅紙當作五穀神位祭拜,即祭拜五穀爺。潮陽人則把神農像挂在神座上,人們用米粉、花生、油麻、黃豆等合製成各種象形的粿品如谷穗、尖擔粿、谷籮稞等,同三牲祭品擺在香案上敬拜。

  壯族把十成節稱為稻田糍粑。人們收穫稻穀後把新米製成糍粑用作祭祀,歡慶豐收,他們會請師公(祭司)跳師公舞,祭敬祖先、天神、土地神“薩王”等,感謝保祐豐收。家家戶戶殺雞打魚,做糯米飯黃糍粑,準備土酒招待客人,載歌載舞慶祝。糍粑是圓形黃糍粑,以新收的糯米加入黃姜或黃花汁製成,黃色代表土地,圓形代表圓滿,表達對土地的感恩。

  廣西那坡縣的彝族也過十成節,彝語稱庫史或庫斯,“庫”即年、“斯”即新,就是新年。也作十月年、小年、慶豐節,漢族有時稱彝族年、彝年,有些村寨定於農曆十月初十,有些由畢摩(祭司)在農曆十月內擇三天吉日舉行,是僅次於火把節的重大節日。

  哈尼族把十成節稱為扎勒特,是一年內最盛大的節日,由農曆十月第一個辰日開始至申日結束。由於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為歲首,因此扎勒特對於哈尼族來説,除了慶祝秋收也是新年,所以又稱十月年。每天早飯前,家家戶戶都要用小簸箕抬著一盅酒、三個糰子送到村口倒掉,意為向祖宗敬獻,然後再將三個糰子和一點肉送到同宗輩分最高的人家去,表示敬老。節日期間還會擺宴席,人們互相走訪,有未婚兒子的家庭會請媒説親,已出嫁的女性會帶酒、肉和糍粑回娘家過節。老年人會輪流到女兒收到聘禮或回娘家的人家探訪。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越南境內的京族人,都在農曆十月初十這天慶祝十成節,稱為節重十或節雙十,當天還是醫生節,大家會以新米、餅及綠豆沙拜祖先、供奉田頭公和祖宗,酬謝他們保祐禾苗豐收。然後全家吃新米飯,吃飯時要關上門、不給風吹。還會採藥,散錢給醫生、巫師、靈媒等,祈求保祐全家健康。

  十成節也是苗族最重要的節日,稱為罷谷節,又稱祭仰節,名稱由來是他們的主祭神是男性始祖姜央的妻子仰妮。經過一年辛勤勞作後喜獲豐收,人們歡聚一堂祭祀祖先、神靈,載歌載舞。隆重程度有如漢族的新年,因此被漢人稱為苗年。並非所有苗族族群都在農曆十月初十這天開始慶祝,有些是在農曆十月初至十月中旬選其中一個地支日開始過節。

  “今天我們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歷史傳統的回歸,具有新的時代內涵。目的就是讓人們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熏陶,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苑利説。

  (本報記者 郭超)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