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快遞員數量增長迅速 支撐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

2018-10-10 11:13: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米春澤):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快遞開始取代傳統郵政包裹成為中國人寄遞物品的主要方式之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預計將達490億件。而在這個龐大業務量的背後,是正在快速壯大的職業群體——快遞員,他們強有力地支撐起中國迅速發展的快遞業和令世界矚目的網絡零售市場,保障了消費者快速便捷的購物體驗。

  25歲的快遞員小王在京東做快遞員已有兩年。在老家開店創業遇挫後,他決定到北京靠打拼來獲得一份滿意的生活,而快遞員“高薪”、“多勞多得”的特點很快便吸引了他。作為一名既送快遞又會去“瘋狂”網購的年輕一代,他表示快遞員工作使他感到充實,“(印象)最深一點,那就是過個618,挺忙的。每天淩晨3點下班,早上7點起。想要高收入,你還不努力,那不太可能。收入還成,收穫確實挺多的,尤其是和客戶溝通確實是鍛鍊人。人肯定會就越來越有錢,(快遞)單量就會逐漸增加,快遞(業)就會越來越好。”   

  目前,中國有近300萬名像小王一樣的快遞員在物流一線工作,他們每天要送出約1.3億件快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物品傳遞需求的增長,交通狀況不斷改善以及信息技術的革新為快遞業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從1980年中國郵政開辦特快專遞業務開啟快遞業先河,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快遞業市場放開,此後中國快遞業發展可以説是一日千里。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民營快遞業的迅速崛起,為整個快遞業的發展創造了內生動力,“民營快遞誕生是從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開始,適應了當時的改革開放需要。主要是做一些商務包裹、商務文件、報關單,還有合同(等快遞業務),延續到現在有兩家,一個是順豐,一個是申通。一直到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形成了有7家上市公司,3萬多家快遞企業。按照品牌來劃分的話,我們現在有十大快遞品牌,佔據市場份額達95%以上,這個體量是比較大的。應當説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郵政法實施以後,我們國家的快遞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徐勇提到的郵政法,是中國在2009年頒布的新修訂的郵政法。在這部法律中,明確了快遞企業的法律地位,規定了快遞業務的基本規範,為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中國快遞市場提供了法律保障。 

  數據顯示,到2017年末,中國快遞業務總量由1988年的153萬件激增至400.56億件,年均增速高達42.0%,快遞業務量持續幾年保持全球第一。作為配送環節的重要存在,快遞員數量的增長也成為快遞行業迅速發展的重要支撐。有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中國快遞員數量增長了50%,而這50%的增速支撐了57%的快遞業務量增速,和49%的網絡零售市場增速。

  在城市,隨著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成為趨勢,快遞員已不再是單純的運輸、配送人員,而是逐漸成為新社區生活的基層力量,為居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此外,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快遞員走進了廣大的農村和邊疆地區。老家在吉林農村的小劉,目前正在北京上學。近年來,她深刻地感受著快遞“下鄉”給她所在的村鎮帶來的變化。她説,如今村民們足不出戶也可以享受到和城裏完全相同的購物體驗,“我第一次網購是在初中,那個時候快遞很慢,一週多才能到,現在一兩天左右就到了。我老家在農村,原本以為快遞發展不到那裏,但是現在家那邊的人越來越多地在做電商,還有農村淘寶,鄰裡鄉間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快遞小哥。”

  如今,中國農村快遞服務營業網點覆蓋率不斷提高,到2017年末,全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量超過100億件,近6億農民享受網購服務,快遞業普惠特徵日益凸顯。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鐘林説:“在2009年以後,快遞服務的網絡覆蓋面越來越大,已經涉及到農村、邊疆,讓我們的農民,讓我們的邊疆的這些人群都能使用到我們現在的快遞服務。在農村的人,沿海城市、發達地區老百姓使用的商品,他們也能夠從快遞服務中來享受,同時他們也能夠用一部分的快遞把自己的那些農副産品給運到全國去,這些快遞服務已經具備了一定範圍內的普遍服務。”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