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出《中導條約》將加劇美俄關係惡化
近日,特朗普政府宣佈將退出《中導條約》,這對於原本就不太好的美俄關係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相比於此前美國退出的大多是多邊條約或國際組織而言,美國此次單方面退出的是美俄之間的重要雙邊條約,對美俄關係、地區安全和全球核力量的發展將産生重要影響。
《中導條約》是冷戰末期由美國和蘇聯于1987年12月簽署。其全稱是《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是規定兩國不再保有、生産或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當時美蘇雙方在軍控與裁軍方面處在高潮期,條約簽訂對於緩和當時的美蘇關係具有積極作用。條約在冷戰後依然繼續延續,對於推進核裁軍,緩和國際形勢、促進全球核戰略平衡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近年來,隨著美俄實力對比的不斷失衡以及美俄戰略競爭的加劇,美國對於《中導條約》的不滿日益加劇。相比于簽署該條約的冷戰末期,當前的美俄實力對比、競爭態勢和國際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冷戰末期,美蘇之所以簽署《中導條約》,主要是著眼于緩和雙方在歐洲地區的核力量競爭,美國對蘇聯的核力量的發展也有所忌憚。不過冷戰結束後,美國的軍事活動區域有所擴大,中東和亞太地區也成為美國軍事關注的重點,而俄羅斯由於國力相對衰落,主要關注其周邊地區。美俄戰略關注區域的差異和雙方核力量對比的變化使得《中導條約》的履行出現了困難。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利益,不願過多因為《中導條約》而自縛手腳,影響其在亞太地區的核力量部署,多次要求修改或退出條約。
就特朗普政府正式錶態將退出《中導條約》來看,其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美國希望為自己發展一系列中短程核導鬆綁。為了豐富美國的核力量,美國希望擁有各種射程的彈道導彈,不過顯然這與美俄之間簽署的《中導條約》相悖,對此美國欲除之而後快。早在2002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了美蘇于1972年簽署的《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簡稱《反導條約》),此後,美國加速發展和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為了自我鬆綁,美國這次可以説是如法炮製。二是特朗普政府為重振軍力,對核力量極為重視。2018年2月,美國防部在發佈的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中稱,美國應研發更多種類的核武器,豐富核打擊手段,提升核威懾。這實際上表明瞭美國對於發展多元核力量的態度。三是美國對自身核力量的自信。由於美國自信自己在美俄核力量對比中處於優勢,因而認為《中導條約》更多是符合俄羅斯而非美國的利益,這也促使美國不願再履行《中導條約》。除此之外,還應考慮了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特朗普政府對俄強硬也不無向國內民眾表明其對俄態度,從而減少其“通俄”嫌疑。
美國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意味著美俄之間在軍控方面的合作遭受重大衝擊。自克裏米亞危機以來,美國一直維持著對俄羅斯的制裁態勢,即便是特朗普上臺後,這一局面也沒有改觀。不過美俄關係能否避免持續惡化,雙方在核力量方面保持基本戰略平衡十分關鍵。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將會加劇美俄之間的核力量失衡,今後美俄再次簽署軍控協議會異常艱難。對於俄羅斯而言,美國接連退出《反導條約》和《中導條約》,使得美俄冷戰期間達成的核軍控和裁軍協議幾乎蕩然無存,對此俄羅斯也勢必會採取反擊措施。受此影響,歐洲、中東、亞太等地區安全極有可能呈現軍備競賽加劇態勢,全球核軍控與裁軍因此在近期將陷入僵持狀態,難以大有作為。總之,特朗普政府的“退群毀約”行為對於國際秩序的破壞可謂前所未有,此前主要體現在經貿領域,如今在安全領域也是如此,這對於國際秩序將造成嚴重衝擊。(淩勝利 北京市對外交流與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