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專家:中國推進的經濟全球化將讓世界實現共贏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趙雪梅、樸仙花):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11月5日在上海隆重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在演講中,習主席介紹了中國繼續推行對外開放的一系列務實舉措,彰顯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與世界互利共贏的堅定決心。5日,出席進博會“虹橋國家財經媒體和智庫論壇”的多位韓國專家表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潛滋暗長之際,中國舉辦國家級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會起到扼制貿易保護主義、維護自由貿易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推進經濟全球化,讓世界實現共贏。
張志祥。
韓國國家産業政策智庫——韓國産業研究院院長張志祥接受記者專訪時説,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有效扼制貿易保護主義,讓世界重返自由貿易之路。他説:“中國舉辦大規模國際進口博覽會表明瞭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向世界發出了維護自由貿易、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堅定信號。”
張志祥説,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已拉開,人工智能、物聯網、雲技術、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迅猛發展,新的商業模式更是層出不窮,世界全球化步伐已不可逆轉。世界各國只有堅持開放,堅持互惠合作,堅持創新才能實現共贏。
韓友德。
韓國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韓友德有多年在華學習與工作的經歷。他告訴記者,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與周邊國家乃至全世界共享了發展成果。他説:“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中國積極推動了東亞經濟的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鄰國,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都從中國的發展中獲益。以韓國為例,由於産業結構與中國存在很大的互補性,中國社會的發展就很好地帶動了韓國的經濟增長。”
習主席在演講中還提到,中國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將推出多項舉措。其中包括進一步降低關稅、持續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完善法律法規保障外商投資等。對此,韓友德所長認為,中國將會繼續對推進經濟全球化、維護自由貿易産生積極影響。他説:“首屆進博會傳遞了中國進一步向世界開放市場的積極信號,這將成為韓中兩國進一步擴大經濟合作的契機。韓國對華出口占出口總額的25%至30%。中國擁有4至5億中等收入人群,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持續保持年均6.5%以上經濟增長率的國家,市場魅力可想而知。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市場,持續放寬外資準入限制。毋庸置疑,這些政策措施將對韓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産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