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為了千里邊疆的和諧安寧——廣西政法機關把好國門守好邊境做好服務紀實

2018-11-17 16:56:09|來源:光明網|編輯:劉天哲

  【輝煌60年·壯美新廣西】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 光明日報通訊員 尚永江 劉毅    

  清晨,陽光掠過北回歸線。廣西東興口岸熙熙攘攘,邊民在邊境線上穿梭,友誼關下游人如織,黑衣壯山歌回蕩山谷。廣西,這個擁有1020公里陸路邊境線和1595公里海岸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向世界散發出美麗和諧的光芒。

  美麗的邊關風情背後,是邊關穩定的有力支撐。6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各級政法機關牢固樹立國家總體安全觀,萬眾一心築牢邊境防線,創新社會治理,激活邊關法律服務,築起了維護祖國西南邊疆安全穩定的銅墻鐵壁。

  織密邊境安全網

  東興市位於我國大陸最西南端,沿邊、沿海、沿江,與越南芒街市一河之隔,是連接東盟最便捷的海陸通道。

  10月22日,橫江邊境檢查站,執勤官兵在例行檢查。橫江站平均每天檢查1.4萬輛車,官兵通過察言觀色、深挖細查攔住了不少可疑人員。

  “我們常年投入精幹警力,控扼進出邊境管理區的咽喉要道,將固定查緝與流動查緝相結合,構建不法分子插翅難逃的險關要隘。”橫江邊境檢查站教導員黃相鵬説。今年以來,該站抓獲網上在逃人員50人,查獲“三非”外國人400多人。

  東興來往邊境的旅客每日達3.8萬餘人次,11月6日,出入境人員突破1000萬大關。為守好祖國南大門,東興市公安局自主研發22個邊境查控、寄遞物流等系統,每日自動採集上傳信息440萬餘條。

  在東興市公安局指揮大廳,大螢幕實時記錄數據採集。“滑鼠巡邏,探頭上崗,東興發案逐年大幅下降,案件‘朝發夕破,案不過夜’。”東興市公安局副局長楊先裕説。2017年,東興市刑事案件“零發案”天數達171天。

  在邊境線上,全區已建立4道嚴密防範的邊境數字化防控體系,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同時,邊境線上“愛民固邊”活動蔚然成風,各村配置警務助理,全區形成點線面一體、專群結合、科技與傳統互補的邊境管控新模式,“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構建了一道嚴密的邊境安全“防護網”。

  創新邊境治理經驗

  憑祥,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口岸城市。

  提起平安建設,憑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張元帥頗為自豪:連續8年獲評廣西“無邪教達標市”,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一直走在前列,2005年至今保持“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稱號,2017年問鼎全國綜治工作最高獎項“長安杯”。

  遇山開路、遇水搭橋、敢做善成,是憑祥平安建設的特點。邊境矛盾糾紛多發,憑祥在廣西首聘外籍人民調解員,率先推動中越律師合作,法律服務“進村屯”“走東盟”。邊境監管難度大,憑祥成為廣西第一個實現綜治視聯網覆蓋全部鄉鎮的縣份,在全國會議上介紹經驗。

  敢於擔當的憑祥政法隊伍,成功摘掉全國“毒品流入通道重點整治地區”帽子,市公安局禁毒大隊被國家禁毒委評為先進集體,市公安邊防大隊被評為全國邊海防工作先進集體,憑祥司法所榮獲“全國模範司法所”稱號。

  緊抓創建平安邊關這一主線,廣西創造出邊境治理諸多經驗。崇左市邊境綜治維穩信息中心,整合了邊境管理、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綜治視聯網、社會綜合治理系統等,創新開發電子沙盤信息系統,實現對邊境地區社會治理數據的研判分析和聯動融合。目前,該市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建設也已全部鋪開。

  百色市邊境縣創新建立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邊境管控協調工作機制,與越南高平、河江兩省建立反恐、防恐、邊境治安、跨國犯罪打擊等方面的情報信息通報和定期會晤制度,對重大事項全部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踏石留痕為民生”,這是百色市委維穩辦的精神寫照。

  法律護航邊關安寧

  百色市那坡縣是廣西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縣,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邊境線上,涉外貿易、婚姻、勞務等矛盾糾紛多發。

  2017年8月,那坡縣與越南河江省苗旺縣簽署了《聯合開展法律宣傳備忘錄》,確定每年6月雙方輪流組織聯合法治宣傳教育活動。6月21日,那坡縣司法局應邀到苗旺縣聯合開展活動,兩國法律工作者向兩國邊民宣傳法律知識,接受邊民的法律諮詢。

  中國少數邊民不熟悉越南道路交通法規,邊境上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個別邊民在邊境生産勞動中失火,違反了越南森林管理法規……遇到棘手問題怎麼辦?

  為此,雙方進行座談,決定在備忘錄基礎上增加宣傳越南森林法、越南陸地交通法、完善涉邊民間糾紛工作調解機制的內容,並確定在那坡縣舉辦中越邊境地區聯合普法宣法活動,利用“壯族三月三”歌圩節等,聯合舉辦法治文藝演出。“通過邊境法治宣傳教育和矛盾糾紛化解,確保了邊關社會和諧穩定。”那坡縣司法局局長莫新偉説。

  深化涉外法治宣傳,那坡並非先例。5月,在友誼關下,“2018年中越(憑祥)法治宣傳騎行暨憲法邊關行”啟動,60多名中越自行車騎手揮舞旗幟,從中國友誼關口岸向浦寨邊貿互市點進發,沿途向過往遊客、邊民、商鋪發放法治宣傳資料,受到廣泛好評。

  綿延1000多公里的中越邊境線上,法治文化的種子在不斷播撒。截至目前,廣西司法廳連續在中越接邊市縣投入700多萬元,對法治宣傳信息技術升級改造,形成“兩網兩微一端”對外法治宣傳信息化綜合平臺。

  如今,中越邊境線上民族團結,邊貿發達,一片繁榮。一個個涉外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人民調解員,每天都在充當著“減壓閥”和“消防員”的重要角色。截至2018年7月,共成功調解中越民間糾紛693件,100%調解成功,涉案金額約2000多萬元。

  “改革開放走過40年曆程,廣西迎來自治區成立60週年,廣西各級政法機關緊緊圍繞‘保穩、治亂、固邊、安民’工作主線,不斷擦亮政治底色,發揮職能作用,在加強維護祖國南疆安全穩定上繼續努力。”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副書記、維穩辦主任唐斌説。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17日 05版)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