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一根甘蔗兩頭甜(輝煌60年·壯美新廣西)

2018-11-19 09:43:3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張群

  在廣西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逐盎村村民何進一走進數控機房,嫺熟地開啟電閘。室外萬畝高産高糖甘蔗基地裏,一條條黑色水管像毛細血管般分佈在透明的白色薄膜下,伴隨著電流接通,水肥溶劑均勻地噴灑在蔗根上……

  “以前是望天吃飯,現在有了這套滴灌系統,旱澇保收。”何進一説,高産高糖“雙高”基地建設讓甘蔗種植實現了規模化、良種化、水利化、機械化,甘蔗畝産量從4噸提高到了7噸。

  近年來,廣西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實施糖業“二次創業”,推動糖業轉型升級,努力確保一根甘蔗兩頭甜,糖廠與農民都嘗到了甜頭。

  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連——行走在八桂大地,面積達數千畝甚至上萬畝的甘蔗“雙高”基地蔚為壯觀。截至今年10月,廣西甘蔗“雙高”基地建設已完成422.16萬畝。

  在江州區區長王耀雷眼裏,甘蔗“雙高”基地建設既是糖業轉型升級工程,也是最大的扶貧工程。“‘雙高’基地建設使每畝甘蔗增收1000至1200元,全區2萬多名貧困人口中,有1萬多人通過參與‘雙高’建設實現脫貧。”

  “力爭在2019年基本完成全區500萬畝‘雙高’基地建設的目標,畝産達到8噸,含糖量達到14%。”廣西“雙高”基地辦副主任劉全躍説。

  甘蔗身上竟然全是寶。“以前甘蔗尾葉大多一燒了之,現在沒想到還能賣錢。”崇左市新和鎮通康村村民黃連芳説,她家種了15畝甘蔗,光賣蔗葉就賺了1800元。

  除了蔗葉可以做青飼料,榨糖後産生的蔗渣用於生産紙漿;蔗汁經發酵、蒸餾釀出朗姆酒;廢糖蜜用來生産酒精,酒精廢液作為液肥灑到蔗田;濾泥用來生産有機肥……在崇左市江州區新和糖業循環經濟園,一根甘蔗就這樣被“吃幹榨盡”。

  園區管委會主任羅偉豪説:“園區規劃總面積1.5萬畝,目前已有18個項目落地。去年園區産值80多億元,今年有望突破百億元。”

  俗話説,甘蔗沒有兩頭甜,而廣西糖業的融合發展讓一根甘蔗的“兩頭”——糖廠與農民都嘗到了甜頭。

  南寧糖業集團首推糖料蔗種植收購合同,調動蔗農生産積極性,確保糖料蔗種植面積;砍運甘蔗由地頭裝車改為蔗農直送和建立中轉站,一噸甘蔗砍運節省100多元。

  在崇左、來賓等糖料蔗生産大市,通過園區建設,將原料蔗生産、加工及文化展示等融為一體,延長了糖業的産業鏈和價值鏈。

  以蔗糖循環經濟産業園區為帶動,崇左市新和鎮成為全國唯一以蔗糖産業為特色的“甜蜜小鎮”,使眾多鄉親不離故土就能過上城裏的生活。居民趙海同用“四個變”描述自己的幸福生活:“環境變得更衛生,管理變得更有序,生活習慣變得更健康,創業就業變得更便捷。”

  (原標題:一根甘蔗兩頭甜(輝煌60年·壯美新廣西))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