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桂風壯韻 情動京城(輝煌60年·壯美新廣西)

2018-11-21 11:27:18|來源:人民網|編輯:杜軍帥

  11月20日,北京民族文化宮展覽館裏人頭攢動,廣西文化藝術作品展正在舉行……

  走進民族服飾文化展區,133件套極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刺繡、銅鼓等展品,讓觀眾與廣西各民族的審美情趣和風俗習慣來了次零距離接觸。“有一位老奶奶上世紀90年代曾到過廣西,這次特意來看展覽,很希望有機會再去廣西聽一聽京族獨弦琴。”講解員鄭雅元説。

  10月29日至11月20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主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文化藝術展覽展演活動在京舉行;活動分為廣西文化藝術作品展、廣西優秀劇目展演、電影《又是一年三月三》首映、廣西好書推介四大板塊,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各民族團結奮進、祖國南疆繁榮穩定的新畫卷。

  創作民族舞劇

  展現地域風情

  幽遠的蒼穹,神秘的星漢,人從花中生,魂歸花中去……10月底,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花界人間》在北京保利劇院連演兩場,將壯鄉兒女的浪漫傳説搬上舞臺。

  舞劇圍繞“花”的浪漫情愫、精神信仰,編創圍繞打谷、打礱、祭祀、獻藥4個場景,展現了民族和睦、鄰裡相親的美好圖景。“音樂、舞蹈無不呈現出廣西的地域特色。”音樂家金鐵霖評價稱,《花界人間》充分表現了壯族人民對真善美的追求。

  “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舞劇,非常想有機會去廣西參觀。”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盧基揚採夫説。

  廣西有12個世居民族,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傳統和審美形態交織出色彩斑斕的民族風情。11月1日,國家大劇院奏響交響樂《壯鄉和韻》,在充分展示壯族音樂傳統特色和地域風格的同時,亦傳達出當代民族音樂相容並包、多元交融的新風貌。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湯沐海執棒,他表示:“壯族的音調加上管弦樂隊的伴奏,很能渲染氣氛,從中我們也逐步加深了對民族音樂的理解。”

  傳承經典名作

  鐫刻文化記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廣西彩調劇和電影《劉三姐》風靡全國,成為一個時代的美好記憶。本月初,彩調劇《劉三姐》再次進京展演,好評如潮。演出最後,六代“劉三姐”扮演者同臺獻唱、拋繡球,現場歡聲雷動……

  “什麼叫經典劇目?有劇院團不斷翻演,有一代代的人想看。”廣西彩調劇團團長龍傑鋒説,彩調劇《劉三姐》創排至今走過60年,創造了諸多紀錄。

  “讓我想起廣西的美麗山水,想起廣西人的熱情純樸。”北京市民朱先生曾多次到廣西旅遊,觀看演出後大呼過癮。

  不止一個《劉三姐》,“廣西出版現象”更是聞名業界。

  11月1日,廣西好書展銷暨“我們的廣西”叢書首發式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千余種廣西精品書籍集結亮相。隨後,廣西好書走進北大、清華等9所高校,出版家、作者與在校師生進行了深入的讀書分享活動。

  在中國傳媒大學專場,“我們的廣西”叢書部分作者分享編寫體會,廣西籍學生卿韻欣聽後感慨地説:“聽了專家們的講解,更多的同學了解了自治區成立60年來越來越美麗、越來越開放的偉大變遷!”

  文化是歷史的沉澱。11月10日,新編歷史壯劇《馮子材》走進清華大學,講述馮子材臨危受命出任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前敵主帥,與侵略軍展開殊死搏殺的故事。馮子材扮演者李森説:“為了更好地演繹這個人物,我經常翻看各種資料,深入了解主人公的歷史背景,希望能通過這部戲去影響更多年輕人強化愛國情懷。”

  借助影視載體

  傳播時代精神

  “時代楷模”黃大年是廣西籍地球物理學家。11月7日晚,現代桂劇《赤子丹心》在北京大學上演,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事跡再次感動了現場學子。北京大學進修生馬麗娟説:“隨著一幕幕劇情的推進,我越來越受到震撼!”

  黃永華曾是上世紀70年代的知青。多年後,他以“駐村第一書記”的身份回到廣西邊境故地,帶領村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10月31日,由作家木心小説改編的影片《又是一年三月三》在人民大會堂電影放映廳首映。

  “影片把握了時代脈搏,真實反映了精準扶貧的主題,確實讓人感動!”北京觀眾何培剛稱讚説。影片導演馬會雷表示:“我們想要的並不單單是記錄一個歷史事件,而是站在人的角度,見證時代的變遷。”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范曉莉介紹説,廣西每年選派3萬多名機關幹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員,其中涌現出許多動人的事跡,電影裏每一個情節都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佳節,拍攝《又是一年三月三》,旨在通過電影這一現代藝術形式,借鑒壯族傳統文化元素,聚焦脫貧攻堅,展示廣西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的精神面貌。”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