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走進鵝湖書院:“千古一辯”之地如今流行“掃一掃”

2018-11-29 09:46:46|來源:中新網|編輯:谷士欣

  中新網客戶端上饒11月28日電(記者 宋宇晟)“你們可以掃碼關注一下我們鵝湖書院的微信公眾號。”

  11月27日,當記者隨“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江西上饒的鵝湖書院時,書院管委會主任張賽華幾次向記者重復著這句話。

  她那南方人的語速讓這句話又增添了幾分急切。而這份急切是有原因的。

  鵝湖書院的今昔之比

  鵝湖書院在歷史上因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而聞名於世。這次理學大師朱熹與心學之魁陸九淵、陸九齡的辯論,也讓世人將鵝湖書院看作是“千古一辯”的哲辯地。

  而若從鵝湖書院的前身文宗書院算起,歷史也要追溯到宋代,不可謂不悠久。

  同時,書院雖在歷史上幾次被毀、近代也被廢止,但自清以降,並無大規模損毀。這在中國書院中頗為難得。

  但今天的鵝湖書院已難見當年情形。

  記者在書院中詢問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平時來這裡參觀的人並不算很多。

  如何讓書院活起來?

  歷史只能代表過去,今天的鵝湖書院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書院活起來。

  “我們想把書院弄活。”在張賽華看來,聞名天下的岳麓書院雖也在近代被廢止,但其學術研究的脈絡因湖南大學而保留了下來。時值今日,岳麓書院也是中國諸多書院中的研究高地。

  但鵝湖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沒有現代大學作為依託。

  “所以我們只能先從其他形式做起。”張賽華覺得,管委會目前至少應該做這樣幾件事情。

  首要的是保護好書院,“讓大家在千年以後還能看到鵝湖書院的樣子”;而後還要接待好參觀者、旅遊者。

  但她認為,書院要“活起來”不能僅局限在成為一處文物古跡或是旅遊景點,今天的書院仍然有一份傳播與傳承的工作要做。

  傳播與傳承

  “我們今天依然希望把傳統書院中優秀的精神傳播出去。”張賽華説,自己以前沒在書院工作的時候,對這些東西都很少了解。

  因此,她更深感今天傳播這種精神的必要性。“應該通過各種形式把書院傳播出去。”

  而更進一步的是傳承。

  張賽華已經給鵝湖書院做好了這方面的計劃。“我們書院還要培養這方面的研究人才,跟各高校合作、研究書院文化。”

  但她也知道,書院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是一項系統工程。

  “即便與高校對接也是小範圍的,也只是研究的人了解。”

  在她看來,真正做到傳播與傳承書院文化需要有合適的“土壤”。“大家要真正注重道德品質的教育,而不是將成功看得太狹隘。”

  當記者一行離開時,正遇到當地的小學生身穿漢服在書院朗誦《朱子教條》。

  張賽華告訴記者,這是當地小學的一個班級。“他們固定一段時間就會過來。讓孩子走進書院,感受書院的人文歷史。我們也是做一個試點,效果好的話會將這種形式推廣。”(完)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