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整版探討:中國經濟何以強起來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07日 07 版)
改革開放40年來,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各種所有制經濟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成就了中國經濟奇跡。在經濟發展新時代,推動經濟加快轉入高品質發展軌道、實現由大向強轉變,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發揮好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作用。如何把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共同發展提升到新水準?如何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高品質發展上邁出新步伐?本版刊發幾位專家的文章對此進行探討。
——編 者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人民要論)
韓保江
內容提要: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表現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良性競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上,表現在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有力舉措把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共同發展提升到新水準。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經濟發展新時代,實現經濟強起來的目標,必須進一步促進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主要表現
我國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表現在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良性競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上。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同時,我國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市場上良性競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形成了互補的經濟結構——目前,國有企業主要集中在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以及前瞻性戰略性産業,民營企業則主要分佈在一般競爭性領域;形成了改善經營、積極創新的動力——國有企業持續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準,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民營企業努力改善經營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管理水準、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還形成了促進我國社會生産力發展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強大合力,推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還表現在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在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中,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相互融合,既可擴大民間投資、推動經濟發展,又可加快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實現優勢互補,提升企業競爭力。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企業改革重組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平等合作,重組企業的股權結構按照相關規定、根據具體情況由各方協商確定。實踐證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國有經濟形成新優勢、增添新活力,有利於民營經濟借助國有經濟平臺更快成長。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實行員工持股,還能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把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共同發展提升到新水準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繼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們黨和人民經過幾十年艱苦探索形成並行之有效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促進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消除所有制歧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公有制經濟財産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和合法利益,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産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産權的保護,清理有違公平的法律法規條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當前,我們要以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徹底消除所有制歧視,實現各種所有制經濟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
營造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完善企業破産制度,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併重組、破産清算,實現市場出清。
加快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界定功能、劃分類別,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提高國有企業改革的針對性、監管的有效性、考核評價的科學性,推動國有企業同市場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國有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國有資産監管要實現從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大幅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實保護各類出資人的産權權益,杜絕國有資産流失。同時,優化國有資本重點投資方向和領域,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産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
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習近平同志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這給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下了定心丸。在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6個方面政策舉措。一段時間以來,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在未來發展中,這些政策舉措的效果將進一步顯現,進而有力促進民營企業做強做優、發展壯大,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作者為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