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向縱深發展

2018-12-10 09:53:56|來源:光明網|編輯:谷士欣

  【誠信建設萬里行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

  在許多人看來,闖紅燈、未按道路指示標誌行駛、不禮讓行人……這些交通違法行為引發的後果可能僅僅是罰款、扣分。然而,隨著交通領域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省市對交通失信行為有了更為嚴格的處理方法,甚至還會影響到違法者的個人徵信。

  2017年9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信用交通省”創建工作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發揮各省優勢,推進交通運輸領域信用建設。其中,江蘇、天津、河南等7個省市,作為首批重點指導地區參與“信用交通省”的創建工作。

  日前,江蘇省南京市發改委信用辦、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3家單位聯合就南京市文明交通信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召開新聞通氣會,對交通違法影響個人徵信及相關實施情況進行解讀。

  據了解,自南京市文明交通信用管理機制實施以來,南京已有多家企業、個人因未落實安全主體責任、交通違法和交通肇事被列入交通信用嚴重失信名單。以往闖紅燈、走快車道最多被交警罰款,現在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當事人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包括貸款額度下降、利率提高、不能被錄取為公務員、影響記分落戶等。

  南京市發改委信用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市交通信用失信記錄分為“一般交通失信、較重交通失信、嚴重交通失信”3個檔次,對於企業、機動車駕駛人、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乘車人等各類交通參與主體而言,未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酒駕醉駕、闖紅燈、走快車道、無牌無證、交通肇事、阻礙民警執行職務等各類違法行為,都將記入文明交通失信記錄。

  該負責人介紹,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記錄有效期1年;較重交通失信信用記錄,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黃名單”,有效期3年;嚴重交通失信信用記錄,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黑名單”,有效期5年,期滿後個人信用不良記錄系統將自動修復。

  過去,對違法者的這些行為,有關部門往往通過扣分、罰款、吊銷營運資格等方式予以處罰。納入信用體系後,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參與者的違法成本。除了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外,相關當事人還要在社會活動中面臨“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境況,付出沉重代價。

  “在信用時代,推動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向縱深發展,是實現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強調。去年,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民航局先後發佈《鐵路旅客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民航行業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將擾亂鐵路、民航運輸秩序等失信行為,納入旅客信用信息記錄管理。凡被列為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旅客,將被限制乘坐火車飛機。客運服務提供者需要誠信經營,提供優質服務,出行者也應當文明出行,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如今,越來越多的省市都制定了運用信用手段強化交通監管的本地方案:如北京市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小客車指標搖號限制;天津市在市交通運輸委和發展改革委基礎上,增加市場監管委、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等多家單位聯合成立創建領導協調小組,強化創建工作的機構建設、人員和經費保障;浙江省則提出信用記錄、共享、規範、文化和保障5個全覆蓋等……“信用交通省”創建工作開展以來,交通運輸行業整體呈現穩步有序推進的良好態勢。

  劉小明表示:“‘信用交通省’創建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看行業管理部門是否應用信用結果進行分類監管,看市場是否運用信用信息進行分析和交易,看人民群眾是否在創建過程中産生獲得感。只有行業主管部門、市場和社會都真切感受到創建工作帶來的實際成效,‘信用交通省’創建才具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我國的交通運輸環境才能越來越好。”

  《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10日 04版)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