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

2018-12-13 15:26:13|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徐雅平

  內容提要: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是我國改革開放不斷開創新局面、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條寶貴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改革理論對改革實踐的指導作用,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強調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更加重視頂層設計的作用,同時仍然重視用好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對社會主義改革、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現代化模式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習近平同志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條寶貴經驗。深刻理解並運用好這一寶貴經驗,對於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40年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

  在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回看走過的路,可以明確地説:沒有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沒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就不可能開啟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78年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鄧小平同志嚴肅指出:“‘兩個凡是’不行”“這是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是個是否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問題”。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是一篇關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他在這篇重要講話中尖銳地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了思想大解放,人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期待,改革開放由此啟航。我國改革首先從農村突破,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説有必然性,是“因為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農村,如果不解決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問題,社會就不會是安定的。工業的發展,商業的和其他的經濟活動,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貧困的基礎上”。説有偶然性,是指農村改革從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這個形式上突破,並不是事先設計的。此後,農村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也是事先沒有想到的。農村改革的效果非常明顯。同樣是那些土地,同樣是那些農民,同樣種的是莊稼,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後,不到5年時間就解決了農村溫飽問題,根本原因就是農村改革把8億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我們黨是一個善於總結經驗的黨。在總結農村改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黨中央決定適時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進行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的全面改革。可見,我國改革開放一直是通過總結經驗、採取新的措施而不斷推進和深化的。我國5個經濟特區就是在改革由農村推向城市後的那個時期先後建立的。我們黨在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也是重大理論創新。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這是我們黨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澄清和回答了當時思想理論上很多大是大非問題,也把我國改革開放實踐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中國共産黨人在改革開放征途上披荊斬棘,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和財稅體制改革等,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實踐證明,正是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使我國改革開放不斷開創新局面。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改革開放也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改革開放,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謀劃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這條寶貴經驗。

  鮮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有一種觀點認為,改革開放之初必須強調解放思想,改革改到今天越來越難,應該求穩,不必那麼強調解放思想。這種認識顯然是不對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進一步解放思想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改革就無從談起。習近平同志指出:“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習近平同志多次指出,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於40年前。“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

  更加重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改革攻堅期和深水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改革理論對改革實踐的指導作用。首先,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了這個總目標,就明確了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麼、要取得什麼樣的整體效果。其次,強調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定信心,就是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不能因為好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難改的,就産生畏難情緒,停滯不前。凝聚共識,就是要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合力。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後,雖然不可能做到對改革認識完全一致,但要追求認識上的最大公約數。統籌謀劃,就是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個領域,要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進行改革決策。協同推進,就是要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新時代新起點上的改革,只有注重協同推進,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再次,更加重視頂層設計的作用。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為此,需要進一步發揮頂層設計的作用。黨的十八大後,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個頂層設計機構,並在黨的十九大後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充分發揮頂層設計作用。

  繼續強調並堅持摸著石頭過河。有一種觀點認為,改革開放已進入新時代,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強調摸著石頭過河。這種看法也是不對的。摸著石頭過河既是很接地氣的説法,又是富有中國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國改革開放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是先試驗、後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當年我們決定創辦經濟特區就是把它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重要平臺,今天我們看得更加清楚,“創辦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方法論”。當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中仍然要堅持摸著石頭過河這個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黨的十九大以來,在黨中央出臺的支持有關省市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等決定中,仍然提倡要用好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在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我們要按照已經認識的規律辦事,並且要從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中提煉新的規律。當然,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需要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這與摸著石頭過河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摸著石頭過河是改革理論和改革實踐良性互動的典範。

  中國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創性貢獻

  改革是所有國家在發展中都要面臨的重要課題。社會主義國家需要改革,資本主義國家也需要改革;廣大發展中國家需要改革,西方發達國家也需要改革。中國改革開放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這一寶貴經驗具有普遍意義,是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創性貢獻。

  對社會主義改革思想的獨創性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有過深刻論述。恩格斯有句名言:“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但是,馬克思、恩格斯沒有經歷過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更沒有遇到過社會主義囯家改革所面臨的大量複雜矛盾和問題。列寧在十月革命後不久就去世了,儘管他生前已經提出了社會主義改革問題,並且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並實施了一些政策舉措如新經濟政策,但沒有來得及深入探索和實踐。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搞社會主義建設、搞改革開放,是異常艱巨的事業。但是,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習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深刻變革,置身這一歷史巨變之中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這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要有這樣的理論自覺,更要有這樣的理論自信。”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是中國共産黨人在改革方面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的原創性貢獻。

  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貢獻了中國智慧。現代化是世界潮流。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先於發展中國家走上現代化道路近200年之久,還由於制度和價值觀的原因,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認為其現代化模式是最成功的,世界各國現代化都應傚法“西方模式”。然而,人們看到的現實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照搬西方現代化模式如西方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結果陷入政治動蕩、社會動亂,人民流離失所。歷史、現實和理論都告訴人們,現代化決不是只有西方現代化一種模式。“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照搬別人的道路不會有好結果。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中國改革開放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成功走出符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這一寶貴經驗對於其他國家改革和廣大發展中國家探索現代化道路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嚴書翰)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