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王琳達:教育慈善路 家國赤子心

2018-12-19 17:34: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2013王琳達和北川的孩子們在一起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張意、吳盈玲):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正在北京豐台區西南四環的辦公樓裏和員工一起收看電視直播的中國僑聯常委、怡海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琳達女士思緒萬千。作為最早進入北京市投資的港商之一,在改革開放迎來四十週年這個時刻,王琳達説,改革開放給了廣大華人華僑一次很好的機遇,自己最感欣慰的是,最美好的年華與改革開放一路同行,讓教育社區的理念在祖國大地開花結果,“我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王琳達帶領下的怡海集團作為僑資企業代表率先進入廣州,開發了其在內地投資的首個項目,隨後獲批進入深圳特區投資建設;過了兩年,在首屆京港洽談會後,怡海集團又成了首批在京投資的僑資企業…… 多年來,她致力於把教育資源引入社區,在中國成為將教育與地産結合的第一人,她熱心公益事業,數次獲得“中華慈善獎”和“中國慈善排行榜全國十大慈善家”稱號。向記者談起自己的“教育夢”和“慈善路”,王琳達飽含深情。

北京怡海學校的藝術課


怡海社區幼兒教育

  做好教育,是對祖國對人民的最大回報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怡海集團也走過了快三十年了;怡海做的雖然是房地産,但是亮點和核心是教育社區。怡海最大的貢獻就是社區辦一流教育。”王琳達説。

  王琳達剛到北京時正值11月,北京南四環邊的這片荒地沒有水、沒有電、沒有路,連一根草一棵樹都沒有,只有七八百畝的荒地和三個三十多米深的大沙坑。“當時周圍人都不看好我來投資,説我會全軍覆沒。”

  王琳達的公司臨時設在一間沒有窗戶的農民化肥倉房裏,“那時候我的辦公室只有一張桌子,我和總經理一人坐一邊,因為從南方來,不習慣北方的氣候,我們兩人都病倒了,鼻孔裏插著氧氣管工作。”説到這王琳達笑了,“當時還拍了照留念,覺得很可愛,真的是帶頭玩命啊。”

  艱苦的條件下,使王琳達堅定信念的是辦“大社區”的夢想,在她的構想中,社區裏不僅要有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更要提供一流的學校和教育。1997年建成北京怡海花園的同時,怡海集團又投資建設了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在豐台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將北京一流學校引入社區。

  剛開始辦學,幼兒園有五六十個老師卻只招到了四個學生。校長問王琳達還要不要開學,她説:“開學!只有一個學生也要開學!”王琳達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抓學校管理,每天淩晨兩點去學生寢室查崗,幼兒園的廚師也是她親自培訓。

  如今説起教育,不是教育出身的王琳達已經成為專家,去年年底,王琳達還當選為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基礎教育分會與北京市教育學會民辦中小學幼兒教育研究會理事長。現在,怡海教育集團版圖遍佈中國多個省區,擁有涵蓋早教、幼兒園、小學、中學、國際學校、培訓學校以及老年大學在內的15所教育機構。

  王琳達認為,把教育做好了,是對祖國、對人民最大的回報!

北川中學學生簇擁著王琳達女士

  孩子們心裏的“王媽媽” 

  “有人問我教育孩子的秘訣是什麼,我説沒有什麼秘訣,就是把愛和真心給孩子。”

  在王琳達女士眾多身份當中,有一個身份令人印象深刻——北川中學永久名譽校長,而最讓王琳達開心的是,北川中學的孩子們只要見了她就會親切的叫她“王媽媽”。記者問王琳達女士為何會和北川中學的重建結緣?她説,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後隨一個考察團去考察災後重建工作,看到北川中學倒塌的教室和失去家園的孩子們,自己的心裏鑽心般的疼,當即就決定要盡全力為孩子們重建學校、重建家園。

  “我覺得我有一種義務和責任,特別是我自己本身那時候又辦了學校,我就特別能理解學校倒塌後孩子們的心理所受的傷害。孩子們去哪兒讀書?老師們又怎麼樣了?災是天災,但是在救災和重建過程中,一定是大家一起去幫助,國家、政府、社會上下齊出動,災區民眾才會感到全社會的溫暖。”

  王琳達女士説,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中國政府帶頭,全國人民一起跟上。“特別是我們海外華人華僑,在中國僑聯的號召下,大家都來參與捐款捐物,我覺得我們都是其中一份子。那時候恨不得把什麼都要捐給他們,為什麼?幫助他們,解除痛苦。”

  2008年9月21日,中國僑聯援建北川中學項目設計正式啟動,王琳達邀請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院校的專家組成國際設計團隊,敲定重建方案。

  此後兩年,王琳達多次為北川中學組織捐款捐物和支付直接用於援建北川中學的各種費用達1600余萬元人民幣,全部通過中國僑聯公益基金會捐給北川中學。此外,她每年都會重返北川中學為高三學生做勵志演講,不單是在口中、更是在心裏,成為學生們共同的“王媽媽”。  

  熱心公益事業的王琳達曾連續4年榮獲中國慈善領域的最高政府獎項“中華慈善獎”、連續4年榮獲“中國慈善排行榜全國十大慈善家”稱號,榮獲“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以及“援建北川中學特殊貢獻獎”等榮譽。

  如今,在怡海的幼兒園裏,每個班都有一本“慈善公益手冊”,王琳達説:“孩子們的公益習慣要從小培養。”

走進中東歐

王琳達女士在烏日策城市日慶典晚會中被烏日策政府授予“烏日策市高級經濟顧問”榮譽

  踐行“一帶一路” 放眼全球辦教育

  她是一個“家國情懷”很重的人:在國外,她喜歡被人稱做“中國企業家”,以國之名冠于前,她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2013年12月,王琳達就開始帶隊到中東歐各國考察。5年裏,她24次走進中東歐,並建立起以塞爾維亞為核心,輻射周邊各國的合作模式。

  2016年,怡海集團出資捐建了塞爾維亞烏日策幼兒園,被當地政府命名為“怡海-王媽媽”幼兒園;就在不久前,怡海集團促成中國哈爾濱與塞爾維亞烏日策締結“國際友好城市”,開啟了雙方常態化、機制化交流先河……

  她很驕傲,因為這是代表著中國企業家和中國教育人被信任。而放眼全球看教育,她認為,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一定要抓住“一帶一路”這一重大契機。 “把世界當成一個家,實現不同的語言、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作為教育人,理應承擔起這樣的宏大使命,“將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告訴孩子,將不同國家的精神內涵傳遞給孩子。”

  基於此,在怡海教育的小學的課程中,已經開發了“一帶一路”校本課程,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就對“一帶一路”各國的文化、歷史都有深入的了解。怡海教育最近還正在與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聯合進行基礎教育課程的研究,希望讓孩子們從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創新力,懷有公益心。“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是可以走向全世界的。”

怡海社區老年大學課堂

  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服務

  王琳達説,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路走來,“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一直是集團努力的方向。在她的構想中,社區不僅要有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更要提供一流的學校和教育。

  基於這一理念,王琳達將北京一流學校引入社區,在內地開創了教育社區模式的先河;在2000年9月,她又開辦了全國首家社區老年大學,建立“課程+服務”的文化養老模式,針對老年人身體、心理、社會關係,開設了書法、繪畫、聲樂、英語、電腦、朗誦等課程學習,為老年人營造“老有所學、老有所獲、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老年生活樂園。  

  教育進社區的做法也是為了給居民減負。實際上,這個理念與王琳達對生活的觀察有關。“學校距離太遠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家長們日復一日擠公共交通或者開車接送孩子上學,無形中浪費了很多時間。而我們的社區裏就有名校,居民的孩子都能夠就近入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便利。”

  不僅僅是教育,怡海在方方面面都秉承一個原則,是“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服務”,社區建設的每個細節都以居民的利益為導向。王琳達給記者舉了個例子,“現在,怡海的供暖設備已完全實現現代化,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北京市要求供暖四個月,我們怡海供暖五個月。”

  如今,“怡海”已經成為了一個口碑品牌,被譽為北京市幸福指數最高的社區,王琳達説:“這裡的居民陽光、樂觀、積極向上,他們在怡海的生活很幸福!”  

  親歷中國發展,王琳達認為,中國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完善,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良好的政治生態讓政商關係越發清朗,中央政府近期又釋放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信號,“這更加堅定了我在內地幹事創業的信心。”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