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有牛哥”楊正熙:辭官去當科技特派員 借力生態農業鋪就致富路

2019-02-20 12:19:37|來源:央視網|編輯:聶崢

視頻來源:《新聞聯播》

  央視網消息: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的黎平縣,山巒疊嶂、山水相連,自古以來當地的侗族和苗族先民們以農耕為生,很難改變貧困。

  扶貧幹部楊正熙和鄉親們通過不斷努力,讓家鄉古老的農耕文化煥發了新的生機,讓鄉愁不再是回憶,也讓家鄉逐漸擺脫了貧困。

  春節是洋洞村的小夥子和姑娘們躍躍欲試的“幫挑”時節。待嫁的侗家姑娘向她相中的追求者發出邀約,青年男女一起來到女方家裏幫忙挑糞,在春耕前給農田施一次最足的底肥,追求者要在勞動過程中接受來自女方家庭和小夥伴們的全方位考驗。

  “幫挑”是貴州黔東南地區一項重要的生産活動和傳統民俗。今天,它也成為洋洞村生態旅遊的一個體驗項目。可就在前幾年,這個傳統卻差點消失。把這個民俗保留下來的是被人們稱為“有牛哥”楊正熙。

楊正熙

  今年49歲的楊正熙是30年從洋洞村走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我想讀書,我老爸是絕對沒有任何説的,就是幫我讀……別人養兩頭牛,他要養四頭牛,別個養兩頭豬他要養六頭豬。”楊正熙説,他父親告訴他不要像父輩一樣,跟著牛屁股,一輩子就是耕田。

  遠離貧窮的故鄉,曾經是楊正熙的父親對他最大的期待,也是楊正熙最初的人生夢想。1994年楊正熙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當地林業局上班,正式跳出農門;七年後,他被任命為林業局副局長,之後又陸續擔任黎平縣一個鄉鎮的鎮長和鎮黨委書記……20年間,楊正熙實現了父親的期待。但在這20年裏,他也憂心地看到故鄉的改變——古老的農耕文明正在消失,鄉愁漸漸成了人們的一種記憶。

  “我們去到某個村莊,頭一年去,我們品嘗某個品種的農作物做出來的食品,感覺那才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但第二年再去,發現這個品種沒有了。”楊正熙説,他想把這些當地的品種傳承下去,把好東西也留後代。因此,楊正熙決定開始蒐集保存當地一些正在消失的農業物種。

  每一顆種子都有它獨特的基因和價值,是人類先民的智慧結晶。為了能把這些種子保留和傳承下來,楊正熙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驚訝的決定。2012年,他辭去了鄉鎮黨委書記的職務,當了一名普通的科技特派員,開始專門在黎平縣各鄉鎮收集農業物種。

  在他主持建成的黎平縣種子博物館裏,我們見到了很多黔東南地區獨有的稻種。三年時間裏,楊正熙收集了近200個農業物種,其中土生的稻穀品種就有60多種,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楊正熙説:“有的時候確實去找了很多天,發現了一個物種,那種自豪感就覺得,這輩子我只要找到這一個東西,就是值得的。”

  楊正熙發現,要留住鄉愁,除了收集保護物種,更重要的是在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的同時幫助農民致富。他主動向縣領導申請,回到洋洞村成為一名扶貧幹部,成立了村民入股、集體分紅的“有牛農業合作社”,在他找到的200多個農業物種中優選了6個稻穀品種,讓合作社的農民以生態農業方式進行種植,並利用互聯網平臺幫助鄉親們實現有機農作物的價值銷售,實現農民增收。

  “有了牛,牛糞用到田裏,稻子和魚長得好。稻田裏的魚和鴨子都能把雜草和水稻病蟲害除掉。魚和鴨子又都能成為收益的一部分。”在楊正熙的倡導下,洋洞村恢復了牛、稻、魚、鴨共生共養的循環生態農業模式,恢復了被破壞的生態環境,讓青山綠水重新煥發了生機。

  “以前稻米110元/百斤,現在要400塊了。”洋洞村村民表示,雖然用傳統的方式耕種相對比較辛苦,但是這樣更健康,稻穀賣的價格也高。在楊正熙的帶領下,洋洞村有上千戶農民加入“有牛農業合作社”。每年春耕季節,千牛同耕的生態農業景象讓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洋洞村的牛棚客棧和鄉村旅遊也成為一個農民創收的新亮點。

  楊正熙説,他相信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追逐的夢想,也應該是父親那代人的心願和夢想。“我從這裡長大,從這裡出去……不是一個人想逃離貧困的故鄉,而是想讓故鄉一起逃離貧困。”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