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2019-04-01 11:33:00|來源:光明網|編輯:韓宇辰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年學生是富有朝氣、懷揣夢想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思政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是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第一責任人。大中小學螺旋上升一體化的思政課程體系是培養社會主義時代新人、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轉型與國際政治風雲變幻,當前形勢與日俱增的不確定性與複雜性不僅給青年學生的思維、視野、信仰帶來巨大的挑戰與影響,也給高校思政課工作帶來巨大壓力。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直接影響到其能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高校思政課建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對孤立、封閉與分散的特點,思政教育的協調性、系統性和整體性不足,難以滿足青年學生的理論學習與信仰教育的需求。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新時代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在堅持政治性、保持政治清醒的同時,要強化思政課的學理性教育。高校思政課肩負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和研究使命,肩負著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重任,因而思政教師必須政治要強,以高度的政治熱情、堅定的政治信仰為根本,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深刻的思想理論説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

  辦好高校思政課,關鍵在於思政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作為高校思政教師必須始終理論聯繫實際,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特徵,打通高校思政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隔閡,引導青年學生關心社會、關注民生。同時,建立終身學習、時時學習的職業習慣,鍛造辯證的、歷史的、正確的思維方法,不斷拓展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如此方能不負傳道授業解惑之師者重任,講得清、説得明,寓價值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傳導主流意識形態,弘揚社會主旋律和正能量。

  在發揮教師主體性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認識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激發學生上思政課的熱情。如此方能做到責任與使命、教學與科研、管理與服務、內容與形式、理論與實踐的高度融合與協調統一。在推進思政課創新與發展的同時,既要包容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又要維持政治要求的高度統一,積極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和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多樣性與統一性的協調有助於借鑒與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繼而提升思政課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實現全黨全社會辦好思政課、教師教好思政課、學生學好思政課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標。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關乎教育現代化,關乎青年價值培養與人才成長,關乎國家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只有始終秉持政治定力、政治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科研創新,才能為高校思政課堂注入持續的生命力與活力,才能真正地讓其成為引領青年信仰、引領社會思潮的思想高地與學術聖地。

  作者:楊華鋒(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01日 02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