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前景廣闊

2019-04-30 08:38:18|來源:中國經濟導報|編輯:張倩楠

  中國駐非盟使團團長劉豫錫大使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一帶一路”框架下最高規格的國際合作平臺,受到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大陸。近年來,非洲高舉聯合自強和團結合作旗幟,堅持獨立自主處理國際和地區事務,積極推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發展,促進市場、商品、服務、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和互聯互通,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為實現高度一體化、繁榮、和平的“非洲夢”不懈努力。非洲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發展熱土和投資對象。

  非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和自然延伸,也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為非洲帶去了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發展經驗,增進了中非人民友好情誼和文明互鑒,成為永載史冊的中非友誼之路。雖然國際形勢和中非各自情況發生很大變化,傳承和發揚“絲路精神”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

  ——“一帶一路”源自中國,由中非人民共商。“一帶一路”合作秉持古絲綢之路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精神,堅持有事大家商量著辦,以對話謀共識,以協商促合作。事實證明,中非雙方聯合規劃“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共同找準合作契合點和發力點,為“一帶一路”建設在非洲行穩致遠創造不竭動力。中方將本國發展戰略同非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非洲各國發展規劃深入對接,促進政策、設施、貿易、資金和民心協同發展,獲得非洲人民廣泛讚譽和擁護。中非領導人在去年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就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達成重要共識,將中非合作論壇作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為中非合作賦予新的內涵。

  ——“一帶一路”凝聚眾力,由中非人民共建。“一帶一路”不是“獨奏曲”,而是需要非洲國家共同參與的“協奏曲”。“一帶一路”注重和而不同、兼收並蓄,強調平等相待和優勢互補,主張共同發展、集約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理念,實現“眾人拾柴火焰高”。截至目前,我國已與非洲37國以及非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共同推動産能産業、基礎設施和貿易便利化等領域合作,成為中非之間新的合作橋梁。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表示,非中合作找對了方向,非洲國家和人民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

  ——“一帶一路”聚焦發展,由中非人民共享。“一帶一路”奉行雙贏、共贏和多贏理念,反對“贏者通吃、你贏我輸”的舊思維,主張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中非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合作發展互有優勢。中國發展經驗和適用技術有助於幫助非洲把發展潛力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和惠及民生的成果,推動非洲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非洲經濟振興也將為中非合作提供更廣闊市場和投資空間。近年來,中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已在非洲實施了蒙內鐵路、亞吉鐵路和一大批公路、橋梁、機場、港口和工業園等項目,帶動非洲互聯互通和一體化進程。中方願進一步與非洲分享發展與開放的紅利,為非洲發展和振興帶來更多機遇。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新的合作平臺。我們願以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和高峰論壇成果為契機,充分發揮中非合作的互補優勢,進一步加強中非和中非盟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明確合作領域、合作重點和實施機制,結合非洲發展需要攜手實施一批重點項目,為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駐非盟使團願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中非共建“一帶一路”落地生根、走深走實、開花結果,把“一帶一路”建成中非之間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共築“中非命運共同體”。

標簽:一帶一路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