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我的扶貧故事㊳ | 堅守在雪岩頂村

2019-06-06 13:13:0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顏觀潮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雪岩頂村平均海拔1500多米,長航局扶貧工作隊代表三萬多名長航人堅守在這裡。脫貧攻堅任重道遠,聽聽他們的故事……

  雪岩頂村的幸福路

  黃髮學

  剛到村的時候,村民們以為我們城裏來的幹部不過是走走過場,很多人持懷疑和觀望態度。好幾次入戶走訪,一句“我窮我的,關你什麼事”,讓我們吃了不少閉門羹。也正是因為這樣,更加激勵了我們幹好扶貧工作的決心和信心。村民李祖國家曾是村裏最苦、房子最破舊的貧困戶,老石木結構的房子到處是裂縫,一下雨就生怕它倒了,一家人提心吊膽。我們通過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幫助他們住上了安置小區的新房,如今很幸福。

  打通山路“十八彎”是雪岩頂村村民最大的心願。我們走遍了5條通組公路和1條村級主幹道,制定了村組公路建設方案上報長航局,很快560萬元修路專項資金落地雪岩頂村。為了推動此項工程儘快實施,我們實地踏勘、多方聯絡,一個個環節攻關,一個個問題解決。在縣、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到2017年,組級公路硬化完成11.9公里,20戶以上的村民小組全部通水泥路。升級改造村級主幹道公路8.7公里,路面加寬至6米,其中3.5公里安裝了路燈。村民們可預約乘坐客運班車,開通了雪岩頂村的幸福路!

  雪岩頂·雪中情

  劉江波

  一年來,我們與鄉村幹部朝夕相處,與村民同吃同住,充實而忙碌。學政策,察民情,結“窮親”,戰風雪、鬥嚴寒、踏泥濘,爭取項目資金,落實幫扶措施,參與村級事務,接受各項檢查,項目工地、田間地頭、豬圈牛棚,見證了我們的一幕幕……

  我們與鄉村幹部組成脫貧攻堅“尖刀班”,落實“三個在村”、“八個到村到戶”,全力做好易遷安置、低保核查、一標三實、數據比對、信息採集、掃黑除惡、“廁所革命”、換屆選舉等工作,新建水池1100方,全村形成近33公里的硬化路網,新建40米通信鐵塔即將矗立雪山之顛。

  在通信鐵塔建設選址上,為最大限度照顧村民,我們多次聯繫相關部門,説明理由,最終鐵塔重新選在了更佳位置。李汝香老人中風倒地,我們第一時間送她去鄉衛生院救治,她的殘疾兒子生活無人照料,我們日夜輪流照顧,爭取到縣鄉民政部門的理解支持,將母子納入鄉福利院集中供養。通過落實政策和共同努力,我們結對“親戚”的生活有了改善,不少村民蓋了新房。基礎設施、産業發展、人居環境、鄉風文明、集體經濟、支部黨建等取得新進步。

  送拐杖的故事

  劉向群

  剛剛進村進行捐助扶貧工作的時候,村民們對我們的工作不信任,工作打不開局面。有一天我看見一個穿著簡樸的六七十歲的老人,他的右腿比左腿短了20公分左右,手里拉個大木棍,在寒風中蹣跚著。村主任告訴我,他是四組的村民叫金啟然,是老初中生,是村裏少有的文化人,就是個性有點倔。小時候生病,因為醫療條件差,落下了殘疾。因為家裏窮,孩子們都出門打工,家裏就剩下老倆口,家庭條件很差,自己種田勉強糊口。

  第二天我去看他,發現他住的地方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不為過。那一刻,我更明白了扶貧工作的責任和意義。回家休息的時候,我找出了一副嶄新的拐杖,原本是我準備送給臥病在床的母親,但一直沒有用上,母親去世後作為紀念留在家中。我把拐杖送給了他,並告訴他以後有什麼困難我們一起解決,有黨的扶貧政策,你的生活一定會好起來。不久,許多村民知道了這件事,在與村民的交流過程中,也感受他們比以前熱情了。打聽後才知道,送拐杖的事情是老金告訴村民們的,他説:“我腿部殘疾這麼多年。自己的孩子都沒有給我買過一副拐杖。工作隊的同志才來,就給我送來了,他們是真心來幫助我們的。”從此以後,他給我們扶貧隊工作大力的協助和支持。

  “群眾利益無小事”

  彭琤

  在工作中,我們要切實做到“群眾利益無小事”。76歲的李汝香,她的兒子6歲時因患腦膜炎留下嚴重智障和肢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全靠老人伺候。兒子今年54歲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裏,她邊勞作邊照顧殘疾兒子,生活很艱辛。老人家是新中國首屆婦女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曾受到周總理接見。近幾年,在政府和長航扶貧隊的關心幫助下,她家蓋了新房,享受了養老金、低保政策,一直心存感激。有一次,縣殘聯在鄉衛生院組織開展集中評殘工作,考慮到她的兒子重度殘疾行走不便,如果不想特別辦法,很可能失去這次辦理殘疾證的機會,也就不能享受相應的殘疾人政策待遇。我們積極與相關工作人員聯繫,説明特殊情況,尋求支持,縣殘聯和中醫院被我們的真誠感動了,同我們一起到李汝香家開展上門服務,詳細詢問了老人家的家庭生活情況,仔細查看了她兒子的肢體和病情,表示會按相關政策給予辦理。

  用實際行動感染她

  汪煬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汝生老人,因為村裏水網改造,水管敷設需經過她家山林,按照國家政策公共基礎建設,這是沒有個人補償資金的。村幹部們帶著我去她家,第一次走訪協調完全被“吼”,這個“刺頭”根本不和我們講道理。李汝生的家庭條件不算太差,但她脾氣古怪。她會為管道敷設佔了她的山發上幾個小時的牢騷,也會因為她自以為的某些“不公”對我們大發雷霆,甚至還阻攔施工車輛,攔路收費,砍斷水管等。可就算面對這樣的“硬茬”,我們依然不厭其煩宣講有關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解釋宣傳一遍不行,就兩遍三遍,直到她明白為止;走訪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她,最終贏得了她的理解和支持。

  就在前些日子,李汝生還專門跑到村委會來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吃飯。我還故意打岔:“不敢去,怕您老人家又吼我。”她不好意思地低頭笑笑:“我們農村人沒什麼文化,嗓門又大,以前是不懂政策,確實不好意思,給你們找麻煩啦,你們難道還跟我老太婆一般見識啊。”現在每每路過她家門口,她都會熱情招呼我們進去陪她拉拉家常。

  “流放地”到生態村

  王俊松

  駐村扶貧一年多來,我和隊友一起爬雪山、走險路,訪農戶、查民情,跑項目、拿資金。這一年多,200多萬步、3萬多公里車程見證了我們在村內的足跡,5本民情日誌、1000多次入戶走訪見證了我們和村民的親密感情,1000多萬資金投入、40余個項目實施見證了我們的辛勤付出,30余公里道路建成、2000余方水池建設、多項主導特色産業開花、近10家農家樂開業、村民收入增收30%見證了我們的努力成果。

  曾經周邊老百姓口中孩子不聽話後的“流放地”成了鄉風文明且極具發展潛力的生態之村。村民魏明雙對我們説:“以前我們過年去走親戚,別人老遠就會大聲説高山上的人來了,嫌棄我們這邊窮。這兩年,他們主動往我們山上跑,看到我們村裏的變化,感覺就像城裏的開發區,滿臉都是羨慕的表情。”

  2018年,雪岩頂村被評為湖北省級生態村、湖北省綠色鄉村,列為建始縣鄉村振興示範村,黨支部榮獲建始縣紅旗黨支部稱號,扶貧成效受到省、州、縣各級領導肯定,被國家、省、州各級媒體報道,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張志淩

  何光菊的兒子十幾年前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她的丈夫多年前也去世了,唯一的女兒又遠嫁新疆,長年的風濕類關節炎疾病導致她手指變形,73歲的她日子過得很孤獨,但依然勤勞樂觀。除了在政策上幫扶外,我們給予她更多精神上的關懷。我一有空就去跟她聊聊家常,幫她做做家務,挑點水砍點柴。村民是樸實的,只要真心實意為他們著想,真幫實扶為他們解決困難,就能拉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獲得支持和配合,逐漸融為一個整體。

  村裏有很多農副産品賣不出去,村民們渴望建立持續穩定的銷售渠道。為此,我們與當地政府、扶貧部門、村支兩委一起商討建立了電商銷售平臺。還記得村民們在電商平臺項目落成那天的笑容,那是對我們最好的褒獎。

  我白天要走農戶、跑部門、推進項目、籌集資金,迎接省州縣鄉各級檢查,與縣鄉各部門協調對接,晚上還要完成各類臺賬記錄、規劃方案、總結彙報、檔案管理等。兩年時間,我常穿的一雙雨靴一道道防滑痕幾乎被磨平,經歷過宿舍水管結冰被斷水一個星期的困難,也曾獨自一人騎著摩托車去協調修路矛盾而摔倒在濕滑崎嶇的山路上,腿上的疤痕至今猶在。但是這一切付出,在我看來都是值得的。

  來源:交通運輸部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