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朱家麟的海海人生

2019-06-19 10:38:5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採訪老報人朱家麟

海洋文化叢書《廈門吃海記》系列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李欣宏、朱梅):   在“城在海上 海在城中”的花園城市廈門,在酒樓賓館亦或是排擋食肆,總能見到一群地道的“老廈門”。這些自小被海風吹大的廈門人最為重要的課業之一就是“吃海”。

  朱家麟,是這“老廈門”裏的一員,不同的是,他還吃出了層次,他將這些平日海鮮吃食訴諸筆端,編著了海洋文化叢書《廈門吃海記》系列。

  “晶瑩涼滑的土筍凍,油光紅亮噴著熱香的煎蟹……如果運氣好,碰上一個廈門老吃貨,帶你去品嘗貌似暗黑食物的麥螺酉圭、燠風白魚、魷魚膏之類,你有機會用舌尖舔觸到閩南文化底層——河洛文化與古越族文化交融的味道。”這是朱家麟筆下對廈門人“吃海”的鮮活描述。

  “其實比我會看魚的漁民也好科學家也好有很多,比我會做菜的人,廚師這麼多,比我會吃的人也很多,比我會寫的人也很多,但不過會看魚煮魚吃魚寫魚的,有四個方面因素結合起來,就變得很少了。”

  朱家麟幽默的話語裏透著一股自信,這可以説是源於自小“討海”的經歷,他太熟悉海了。在中國閩南地區,“討海”是出海討生活的意思。

  現年69歲的朱家麟出生於1950年,這一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家裏九個兄弟姐妹,靠著父親一人的工資,生活有些艱難,有時甚至會餓肚子。

  閩南有一句漁諺:“六月鱟,爬上灶”:當時廈門曾厝垵附近海域,漁民一人一天可以抓二三十對的鱟魚,其他種類的海鮮更是數不勝數。

  為了幫家裏分擔壓力,朱家麟小小年紀就去家裏附近的灘塗地抓魚。那時家人伙食裏的蛋白質,有一半是靠他供應的。除了抓回來給家人吃,朱家麟有時也會拿到集市上去賣用來貼補家用,甚至能夠交學費。

  2017年,朱家麟所著的《廈門吃海記》吸引了眾多美食及文學愛好者的關注,很多人一度以為他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卻不知道他是一位有著近四十年工作經驗的老報人。

  不過準確來説,朱家麟有著多樣的人生:“討海”的“討海囝”、上山下鄉的知青、自來水公司工人、報社總編輯、教授與作家。

  朱家麟回憶,在負責《廈門晚報》時,曾經動念開一個專欄,叫《餐桌外的故事》,介紹海鮮等食物走到餐桌的歷程,講解一些辨識方法,他的想法是給市民越來越富足的生活多增加一點美味和色彩。

  但是年輕記者寫的文章更像是科普介紹,離老百姓的生活有點遠。朱家麟尋思:等我退休了來寫吧。他説:“2012年的時候這一年比較有時間,當時報社的記者説,對了,朱總你當時不是吹牛要寫魚,我説好吧,給我一個禮拜的時間,然後我就開始寫,寫第一篇,帶魚。”

  寫了第一篇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帶魚能寫,滸苔、海瓜子也能寫,開頭幾個月平均兩天一篇,頭一年寫了八十篇,受到讀者的喜愛。幾年下來,朱家麟已經編著了一百三十余篇海裏的珍饈美饌,《廈門吃海記》已經出版了兩部,第三部正在籌劃出版中。

  那一年,除了計劃寫書,另外一件讓朱家麟挂心的就是創辦廈門工學院公共傳播係。

  他説,新媒體造成了新的媒介形態,它需要有嶄新的人才,應該辦一個培養新媒體、跨媒體、融媒體人才的學系。

  進入21世紀,網絡快速興起,網絡用戶也呈指數式增長。傳統媒體處在把關人的地位,但是自媒體時代不是這樣:去中心化、扁平化,可以直接向公眾訴求。

  “我給這個係命名叫做公共傳播係:接下來新的傳播結構,社會傳播結構會變化,社會的傳播方式,輿論形成的機制會變化。”

  敏銳的學術嗅覺促使朱家麟著手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公共傳播係,這和他的工作閱歷不無關係。

  1969年,初中畢業的朱家麟作為知識青年赴福建上杭縣步雲公社插隊。八年間,他白天下田間幹農活,空閒時間都在讀書。沒上高中和大學本科的他可能沒想到,八年裏的俾夜作晝,孜孜矻矻會為他十幾年後以同等學力被廈門大學新聞傳播係研究生錄取打下堅實的基礎。

  朱家麟常説自己命運不錯,而好命運是新中國的發展帶給他的。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1983年,廈門大學復辦新聞傳播係。“可以以同等學力,參與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政策,讓當時許多像朱家麟這樣的年輕人受益。

  1977年,朱家麟回到廈門自來水公司當工人。1979年,廈門日報復刊,他跑去做了記者。1983年朱家麟考進廈門大學新聞傳播係,成為廈大新聞傳播係的頭一屆研究生。

  三年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後,朱家麟留在廈門大學任教。1990年,他赴日本深造。五年後,他帶著博士學位回到廈門,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行業:媒體。

  “1995年從日本回來後剛好廈門日報社創辦廈門晚報。我這一輩子就是跳來跳去,博士讀完,就跳回報社,做晚報的副總編。”朱家麟認為一家出色的都市媒體應該是這個城市的信息中心、輿論中心以及配合政府推進社會進步的行動中心。

  日本留學幾年間,朱家麟看到日本新聞的理念及採訪寫作方式與當時的中國有所不同,他們更貼近受眾生活,朱家麟認為很值得學習和借鑒。比如服務於生活的“豆”新聞:類似路燈壞了,公交車車門夾人這種小事,小小的“豆腐塊”卻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同步,中國媒體的思維理念也在不斷發展和進步。朱家麟在《廈門晚報》設立了“我要説”欄目:每天20條左右,每條兩三百字,都是讀者在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和感受。

  一時間,《廈門晚報》躍居為當地銷量最大的報紙,被當地讀者稱之為“廈門人必備的新聞晚餐”。

  得益於討海囝的頑強品格,這跳來跳去一世人的海海人生被朱家麟把握住,也讓外人有機會聽到蘊含故事的生命躍動。 

  經歷七十年洗禮的廈門已從一方小島變為輻射中國東南的海灣大域,從偏僻的海防小城變為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截至2018年,廈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48人民幣,營商環境居中國副省級城市第1位,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4位,空氣品質優良率在中國169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2位,名列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第2位。

  朱家麟表示,廈門整個變化是非常大的,不但在現代化中迅速發展,而且讓廈門保留了天然的美和歷史文化傳統。

  生活中的朱家麟性格隨性,愛翹腳,愛泡茶:閩南老頭是什麼樣他就是什麼樣。除了這些,穿著考究、戴著眼鏡也至多會讓人感覺到這是一位有學養的閩南老頭。

  朱家麟坦言,自己下過農田也當過工人,現在在大學裏教書,但他認為當記者、辦報紙比較適合自己。年屆古稀的他,感謝這個不凡的時代讓他這一生豐富多姿,不斷開花結果,來回報生養他的土地。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