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召開遵義會議 實現偉大轉折

2019-07-10 16:56:06|來源:央視網|編輯:杜軍帥

  央視網消息:來看“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系列報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征路萬里行”移動直播報道團隊,昨天從貴州甕安來到遵義。

  1935年1月,遵義會議的召開,對黨和紅軍産生深遠影響,遵義也因此在長征史上有著特殊地位。下面我們就跟隨記者的鏡頭,去聆聽紅軍長征在遵義的故事。

  7月9日,再走長征路第29天,貴州遵義。

  遵義是貴州第二大名城,是黔北各種土産的集散地,商貿市場十分繁華,這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所經過的第一座較大的城市。

  來到遵義,我們首先探訪了位於老城區的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原本是舊城軍閥柏輝章的公館,是當時遵義城內最好的建築,從外面看去,高墻壁立、巍峨氣派。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胡蝶:當年中央紅軍來到遵義後,把總司令部設置在這裡,走上二樓,我們可以看到當年黨和紅軍領導人的辦公室和住處,而這個面積不大的客廳就是當時的會議室。80多年前,黨和紅軍以及中國革命的命運,就是從這裡實現了偉大轉折。

  從1935年1月15日到17日,中央政治局在這裡召開擴大會議,包括中央領導、紅軍總部和各軍團負責人共20人出席。會議主要圍繞建立根據地和軍事問題進行討論,總結檢閱軍事指揮的經驗和教訓。

  遵義會議紀念館副館長 王志力:在會上,毛澤東作了一個長篇發言,他指出説,博古、李德的錯誤是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禦中的保守主義,退卻中的逃跑主義,毛澤東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最終,遵義會議作出決定,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 “三人團”,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關係到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軍事問題和組織領導問題。

  遵義會議紀念館副館長 王志力: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極端危機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中國共産黨開始獨立領導中國革命,標誌著我們黨在政治上從幼稚走向成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胡蝶:其實在遵義會議召開前一個星期,中央紅軍就已經進入遵義城了,他們在這裡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發動群眾打土豪、建立革命政權。在遵義會議紀念館的這一面墻上,就展示一些當年的宣傳口號,可以説,紅軍在遵義城得到了工農群眾的積極支持。

  百姓擁護紅軍,紅軍愛護百姓。在距離遵義會議紀念館不遠的紅軍山上,有這麼一座雕塑,形像是一個紅軍衛生員正在給一個生病的孩子喂藥。當地百姓告訴我們,這個紅軍衛生員叫龍思泉,他在遵義的時候,為了給一個偏遠地方的村民看病,耽誤了行程,沒趕上和大部隊一起轉移,最終被敵軍殺害。

  遵義市紅花崗區史志研究專家 史曉波:因為窮人都是拿不起醫藥費的,紅軍又是窮人的隊伍,他(龍思泉)免費給他們治病,這樣就逐漸出名了,國民黨的鄉丁把他殺害了,殺害了以後,遵義人民非常懷念他,對他感恩。

  為了紀念這位紅軍衛生員,遵義百姓不光悄悄埋葬了他,還在後來立了這座雕塑。由於龍思泉犧牲的時候,當地百姓並不知道這位紅軍小戰士的姓名,就一直稱他叫“小紅”,並且把他塑造成女性形象,紅軍神醫活菩薩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遵義市紅花崗區史志研究專家 史曉波:他(龍思泉)已經成了一種藝術的形象,不光是故事,而且成了一個具體的雕像,這麼一個藝術形式的存在,讓紅軍精神跟遵義人民愛戴紅軍、感恩紅軍的那種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中央紅軍在遵義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會議,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擴大兵力,補充物資,與當地群眾建立了深厚感情。從此,黨和紅軍實現偉大轉折,中國革命將從勝利走向勝利。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