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走進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探秘“南海Ⅰ號”

2019-07-19 13:51: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侯嘉慧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程亞惠):1987年中英聯合打撈隊的偶然發現、1989年中日聯合考古隊的探尋、2001年開始的大規模探查、2007年被整體打撈出水……古沉船“南海Ⅰ號”從發現到打撈,這其中戲劇性的故事和宿命般的巧合深深吸引著我們。7月18日,“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採訪團隊來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探秘這條神秘的沉船。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攝影 程亞惠)

  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坐落著這樣一個地標性建築,它背山面海,建築特色鮮明,海洋文化主題凸顯,它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絲館)。海絲館是以“南海Ⅰ號”南宋古沉船的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的重點文化項目之一。

  “南海Ⅰ號”古沉船是1987年在廣東省川山群島陽江海域附近偶然發現的海外貿易商船,經考古發掘確認,它是一條滿載各類貨物的南宋時期沉船。“南海Ⅰ號”殘長22.15米、寬9.35米,共發現15道隔艙,屬於我國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類型。據初探,沉船船載文物總數約為6-8萬件,到目前為止,“南海Ⅰ號”出水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有幾大窯口的瓷器、有金銀器、鐵器、還有船體的局部。文物分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海絲館等博物館之中,除了在展櫃展出的部分精美文物外,還有大量的器物珍藏在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的庫房內。

  “南海Ⅰ號”古沉船出水的金銀飾品,造型精美、做工精細,帶有濃郁的異域風格。(攝影 程亞惠)

  上世紀80年代商業盜撈猖獗,導致我國水下文物流失,使得業界學者認識到保護水下文化遺産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1987年3月,國家文物局牽頭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同年8月,“南海Ⅰ號”被發現,這是中國水下考古史的劃時代事件,是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重要里程碑。2007年“南海Ⅰ號”沉船的整體打撈成功,更是在國際水下考古學界率先採用沉箱整體打撈技術里程碑式的創舉,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迅速發展的歷程。

  “南海Ⅰ號”在幽暗的海底沉睡了近800年,歲月的侵蝕、海水的浸泡、生物的擾動,讓沉船本體及船載的文物變得相當脆弱。儘快完成對沉船的考古發掘、科學保護和有效展示,是讓“南海Ⅰ號”文物重新煥發精彩的必由之路。從2008年開始,文博工作者就一直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

“南海Ⅰ號”船身週邊的瓷器(攝影  程亞惠)

  “發現沉船與發現墓葬、房屋遺址不同,墓葬只能解釋埋葬習俗和當時的社會面貌,房屋遺址只代表居住形式,無法體現生産關係,只有沉船,才能把居住形式、生産關係、社會等級等高度濃縮在一個空間裏”廣東考古所副所長、“南海Ⅰ號”項目負責人崔勇説,“打撈、保護、研究‘南海Ⅰ號’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中國發現的沉船,大部分是以宋元時期為主,除了‘南海Ⅰ號’,還有遼寧的三道崗沉船、海南的‘華光礁1號’等”,説到古沉船崔勇如數家珍:“這説明宋元時期,中國的經濟體量是非常大的,在當時無與倫比。”

  據《宋史》記載,南宋時期與我國進行海外貿易的國家達到50多個,東起日本、朝鮮,西到阿拉伯半島、非洲東海岸,都有中國的海船到達。可以想見,中國歷代海商浮巨舶、渡重洋,載著金銀珍寶、香料藥材、茶葉絲綢等,跨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溝通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創造了享譽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這條海洋之路歷經漢唐時期的發展,到兩宋時期走向繁榮。

  “南海I號”已不僅僅是一條古沉船,它更像一個符號,象徵著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恢宏燦爛的歷史。300公里外,同樣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廣州港已位列全國沿海港口第四,全球沿海港口第五。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向前推進,相信廣州港乃至廣東省,定能在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交出滿意答卷。

標簽:一帶一路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