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伍淑清:從小樹立愛國情懷 香港青少年應拓展視野

2019-09-06 19:33: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伍淑清女士在中華基金中學圖書館接受記者專訪。(攝影 劉志敏)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志敏):在香港港島小西灣坐落著一座現代化的學校——中華基金中學,記者在這裡專訪了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創始人——伍淑清。不論多麼繁忙,伍淑清都會把採訪地點定在這裡,這個學校凝聚著她小時候就樹立的愛國情懷。對國家和香港飽含深情的她,也在這裡呼籲香港青少年應該拓展視野,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學校頂層的圖書館內專門陳列了中國航天的火箭模型。伍淑清告訴記者,她在香港上學的時候,老師正是通過各種各樣生動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將愛國情懷一點一滴地播撒在學生心中,而那個時候的教育也深深地影響著她的一生。“我們從小學的時候已經明白,國土需要自己保持,不能被人家佔領,這也是一個正面的教材引導我們應該怎麼做一個中國人,要為自己的國家做事情。到中學的時候,我們讀很多古文,也讀很多關於中國歷史的書。所以我們在學校受的教育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怎樣才是愛國。我覺得這對我的影響很大,這也是我為什麼在香港辦學校的原因。”

  愛國的種子從小種在伍淑清心中,後來她有一個心願,就是讓香港的青少年全面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增強對祖國的認同和歸屬感。於是在1998年初,她成立了香港中華青少年曆史文化教育基金,每年組織香港青少年到內地參觀學習;2000年,她創辦了中華基金中學,為香港教育界提供正面示範。

  在採訪過程中,伍淑清對記者説,她的愛國情懷一步步發展而來,除了學校的教育之外也有家庭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培養自己,內心要明白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我們家裏家教要求很高,當我在外國讀書的時候,媽媽説一定要寫中文信,否則他們不會看,這就是要求我們要明白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回想起在改革開放之初聯手創辦內地首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經歷,伍淑清説,作為一個中國人,她很慶倖自己可以和父親一起配合國家的發展作一點貢獻。“我們不光是見證者,我們也是參與者。當時我從武漢坐火車到廣州的時候,在火車廣播上聽到鄧小平先生談到我們要對外開放,要引進投資,也歡迎外商來,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香港的長處配合國家的發展做點事情。立足香港,服務國家,因為大家都是中國人。”

  在頻繁往返于香港和內地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過程中,伍淑清也逐漸注意到了內地和香港青少年在近幾十年來發生的變化。對此,伍淑清也寄語香港青少年,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拓展自己的視野。“我覺得以前香港比內地發展得快,現在內地比香港發展得更快。20年來,內地很多年輕人通過教育和外面的信息提高他們的水準,他們非常熱衷於學習新的知識,做事情的速度也很快。香港因為是一個小的地方,它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年輕人視野不如內地這麼寬。所以,我鼓勵香港年輕人配合香港這個平臺,跟內地要更緊密地結合做事情。”

  伍淑清對香港青少年的發展傾注了心血,不僅讓香港青少年了解祖國的文化歷史,培養他們愛祖國、愛香港的情懷,更關心香港青少年在未來的發展。伍淑清説,香港的未來要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未來要一步步地配合國家的發展,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我們多做外面的信息溝通,從外面引進更多好的産品、好的技術。因為國家現在發展非常快,香港的定位應該是一個通訊員,同時香港應該成為國家走向全球的一個平臺,在外面收集更多現代化的技術和信息給粵港澳大灣區、給北京,也可以給內地別的地方。”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