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丨第五集:壯志淩雲

2019-09-18 20:02:1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裏,珍藏著一塊名為開業之石的鈾礦石標本。

  鈾,是實現核裂變反應的基本物質。

  1954年秋,中國地質部在廣西發現了鈾礦。

  地質隊員採集的鈾礦石很快就出現在中南海毛澤東的辦公桌上。

  毛澤東將這塊鈾礦石標本拿在手上,掂了又掂,意味深長地説:這是決定命運的!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聽取李四光、錢三強和劉傑關於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現狀等問題的彙報講解。他説,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課。

  李四光拿出這塊黑黃色的鈾礦石標本,錢三強用射線探測儀器對鈾礦石作了演示。

  毛澤東説: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我們只要有人,又有資源,什麼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

  就在這次會議上,黨中央做出了發展原子能事業、鑄盾堅固國防的戰略決策。

  日本廣島、長崎上空核爆炸的蘑菇雲,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同時也拉開了西方大國核軍備競賽的序幕。

  新中國成立時,世界已進入核時代。西方核武器的威脅,像一個巨大陰影籠罩在中國人的心頭。

  早在1949年3月新中國誕生前夕,周恩來就聽取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建議,並委託他從法國購買了一批核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

  新中國成立前後,1500多名海外高級知識分子,懷揣著民族復興、浴火重生的夢想,衝破重重阻撓,毅然決然回到祖國。他們的回歸奠定了新中國第一代科學研究體系。

  195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周恩來直接幫助下從美國回國。他回國後,立刻提出發展導彈的設想。

  1956年,國家制定了科學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遠景規劃,把原子能和平利用列為12項重點任務第一項,同時部署了兩個更大的項目,即:導彈和原子彈的研製。

  這年4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説:

  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後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中國兩彈一星的研製,包括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而核彈,包括原子彈和氫彈。研製工作是逐步展開的。

  1956年4月,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會議,聽取錢學森關於發展導彈技術的規劃設想。會後,成立了以聶榮臻為主任的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負責導彈的研製和航空工業的發展工作。

  一切都在靜謐而高速運轉著。

  1956年10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即導彈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

  很快,核武器研究院成立,一大批頂尖的核物理專家匯聚旗下。

  新中國研製試驗基地和工業企業建設的龐大工程全面啟動。

  一批批從炮火硝煙中衝殺過來的中國軍人,帶著戰爭年代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走向工廠礦山,走進科研院所,踏上向國防現代化進軍的新征途。

  數以十萬計的工程兵、鐵道兵部隊和建築工人隊伍從四面八方向廣袤的西北秘密開進。

  1958年4月,甘肅酒泉開始建設導彈發射基地。

  核武器試驗基地最後確定在新疆羅布泊。

  從此,為了“兩彈”的研製,十多萬科研人員和參試部隊告別了親友,離開了故鄉,乘坐各種交通工具來到大西北  。

  他們當中90%的人不到35歲。

  地處中國西北的試驗基地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盛夏時地表溫度高達六十多度。颳起風來,飛沙走石。狂風能把帳篷掀起,飛起的石頭能將汽車的擋風玻璃打碎。水十分珍貴,早上的洗臉水留著下班時洗手,晚上洗腳,還用來洗衣服。

  一位研究設計人員曾經這樣回憶:

  一些高出地面不到一米的地窖,就是全部落區工作人員的住房。住在地窖裏雖説不太冷,可是窖頂上不斷地往下淌沙子。在別處,床單是鋪在身下用的,而在這裡,床單卻挂在空中。

  開始新來的同志還不太理解,但是住了一夜之後,深感其設置的奧秘,如不這樣,睡一夜起來,七竅都要被沙子灌滿了。在地窖裏吃飯,誰的碗也不敢對空暴露,大家都是一個姿勢,低著頭、弓著腰,用上身遮擋飯碗,以防沙子空襲。  

  最初,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研製,曾經得到蘇聯的技術援助。

  1957年10月15日,中蘇雙方簽訂國防新技術協定,規定在1957年至1961年底,蘇聯將在火箭、航空技術和原子彈研製等方面向中國提供技術。

  這些援助,對中國導彈、原子彈研製的起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959年6月,風雲突變。由於中蘇矛盾激化,蘇共中央突然致信中共中央,宣佈中斷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的有關技術資料等項目。

  一夜之間,蘇聯政府撕毀了數十個協定和數百份合同,撤走全部在華專家,一些重大科研項目半途停頓,一些正在建設的工程被迫下馬。

  於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有了個刻骨銘心的代號“596。”

  此時,中國的國民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耗資巨大的國防尖端科技項目究竟是上馬還是下馬,意見針鋒相對。

  毛澤東明確指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不能放鬆或下馬。

  聶榮臻態度堅定:我們必須搞出以原子彈為標誌的尖端武器,同時還可以帶動我國許多現代化科學技術向前發展。

  中國共産黨人從來沒有動搖奮發圖強的壯志和雄心,站起來的中華民族依然直挺著不屈的脊梁,艱難而又堅定地走著自己的路。

  就在蘇聯專家撤走後的第83天,中國自己製造的這枚被稱作“爭氣彈”的導彈東風一號騰空而起,準確命中目標。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為加強對研究試驗工作的領導,組織全國的大協作。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以周恩來為主任的十五人專門委員會,導彈和人造衛星研製被統一納入委員會領導範圍。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爆炸,

  美國用了七年零三個月。

  蘇聯用了四年。

  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

  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

  中國有了原子彈之後,有西方記者説,中國是有彈沒槍。

  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曾經預言,中國五年內不會有運載工具。

  然而,他們又一次低估了中國人的能力。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的三個月,就已經有了自己的中近程彈道導彈。

  1964年6月29日,東風二號導彈發射成功。

  1966年3月,中央專委批准進行導彈、原子彈“兩彈”結合飛行試驗。

  1966年10月27日9時,東風二號核導彈點火升空。

  9分14秒後,核彈頭在距發射場894公里之外的羅布泊彈著區靶心上空569米的高度爆炸。

  這意味著,中國有了可用於實戰的核導彈。

  就在這一年,中國組建了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炮兵。

  中國戰略核導彈,從中近程發展到遠程,從液體燃料發展到固體燃料,從陸上發展到水下,從固定陣地發射發展到隱蔽機動發射,相繼研製成功多種型號、不同射程的戰略導彈武器系統,並陸續裝備部隊。

  就在“兩彈”研製如火如荼的時候,1958年6月,毛澤東、黨中央批准了聶榮臻元帥關於研製導彈核潛艇的報告。

  10年後,1968年,中國核潛艇首艇開工建造。

  20年後,1988年9月15日,中國第一次用導彈核潛艇發射潛地導彈取得成功。

  中國終於擁有了一支以核潛艇為作戰平臺的核打擊力量,在潛在的核戰爭中具備了戰略反制能力。

  正當中國導彈、原子彈技術取得重要突破之時,世界大國的激烈較量和競爭已經由陸地擴展到太空。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總負責人 孫家棟:咱們國家第一顆衛星上天的時候,那陣兒是比較困難,條件非常不具備。但是國家針對當時形勢的需要,就真是要靠咱們國家自己的力量。因為外界對我們是完全封鎖的。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搭載下進入太空。

  舉國一片歡騰。

  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第5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截止到2019年3月,中國航天已有8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進行了300次航天發射。已有包括對地觀測、通信廣播、導航、科學技術試驗四大系列在軌運行的200多顆衛星。 

  回望共和國走過來的路,兩彈一星的研製歷史,宏大輝煌,跌宕起伏。

  而這一切,都是在極端保密的環境中默然進行的。

  鄧穎超曾講到,對於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她也是在爆炸成功消息公佈後才知道的。周恩來對她也是嚴格保密。

  鄧穎超回憶道:當時他向主管的負責人説,這次試驗,全體工程技術人員都要絕對注意保守國家機密,有關工程、試驗的種種情況,只準參加試驗的人員知道,不能告訴其他同志,包括自己的家屬和親友。

  幹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人,是許多參加研製和試驗的人員的寫照。

  為了研製原子彈,鄧稼先是最早接到調令的核物理學家之一,給家人留下了一張全家福後,鄧稼先的名字便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那年他剛滿34歲。

  在和妻子臨別那天晚上,他對妻子説,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這件事我這一生就過得很有意義。

  1958年8月,鄧稼先赴戈壁灘核子試驗基地時,連一個通信的信箱都沒有留下,餘下的就只剩一個妻子對丈夫一無所知的許多歲月。

  在秘密而簡陋的房屋裏,鄧稼先和計算小組依靠手搖式計算機,對涉及原子彈爆炸的關鍵數據反復進行運算,最終完成了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

  一次突如其來的事故成了鄧稼先身體健康的轉捩點。鄧稼先在沒有任何防護的狀態下徑直走到事故中心區。就這樣一個舉動,誰也説不清他的身體究竟受到多大的傷害。

  直到1986年6月,醫院發出鄧稼先病危報告,中央軍委指示對其解密,各大報刊在顯著版面以《兩彈元勳鄧稼先》為題報道了他默默無聞的28年。

  對54歲的核物理學家王淦昌而言,他剛剛在蘇聯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而蜚聲國際,也正是出成果的黃金年華,參加原子彈研製便意味著放棄這一切。

  在他回答“我願以身許國”後,國際物理學界橫空出世的王淦昌消失了,而在西北的核子試驗基地多了一個叫王京的人主持爆轟試驗。

  1968年12月,時年59歲,負責原子彈的理論探索和研製工作的郭永懷從青海試驗基地因工作趕回北京。

  12月5日淩晨,郭永懷乘坐的飛機在降落中失事。

  當人們找到遺體時,發現在最後時刻郭永懷和警衛員抱在一起,用身體保護住了裝有絕密科研資料的文件包。

  當年,郭永懷因為長期從事絕密工作,和家人聚少離多,年幼的女兒過生日時向他要禮物,他只好滿懷歉意地指著天上的星星説,以後天上會多一顆星星,那就是爸爸送你的禮物。

  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將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命名為郭永懷星。他也成為第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

  他們用全部的生命與激情擁抱國家使命,最終凝聚成絢麗的光芒。

  那光芒照亮了我們的土地,照亮了用血與火所澆鑄的共和國,也照亮了永不受人欺辱的強國夢想!

  研製兩彈一星的過程,是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全國各個行業、各相關部門,大力協作,攻克難關,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兩彈一星的試驗成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維護了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這是國家力量的象徵,是民族興旺發達的標誌。

  人生易老天難老。

  當年無數人拼著性命支撐共和國發出的那一聲聲震驚世界的吶喊,將永遠鐫刻在共和國的史冊中。

  【大事記】

  1958年3月  第一個導彈訓練試驗基地成立。

  1960年11月 第一枚近程地地導彈發射成功。

  1964年10月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

  1966年7月  第二炮兵領導機構成立。

  1966年10月 第一次成功發射導彈核武器。

  1967年6月  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1月  中遠程火箭飛行首次試驗成功。

  1970年4月  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1971年12月 自行研製的第一艘導彈驅逐艦入列服役。

  1974年8月  核動力潛艇開始列裝部隊。

  1982年10月 首次以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

  1988年9月  自行研製的導彈核潛艇進行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取得成功。

  1999年9月  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